翻新时间:2023-04-07
《草原》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勾勒、骏马、无限、鞭子、疾驰、马蹄、奶茶、礼貌、拘束、举杯、摔跤。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句子中含着的意思。
3.读懂课文,在草原自然美与人情美的熏陶感染下,受到热爱祖国和民族团结的教育。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
4.品味、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
教学重点
1.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里再现课文所描述的生动情景。
2.体会句子中含着的意思,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
教学难点
体会第一自然段中的文字所表达的草原的意境美。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师:今年暑假,老师到过一个美丽的地方,我还带回了几张照片。你们看!这是哪里呀?(板书:草原)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老舍先生的《草原》。四十二年前,老舍先生到草原参观访问时,记下了沿途的所见所闻。今天,就让我们与老舍先生共作一次“草原心灵之旅”。
二.自主学文,勾画圈点
1.整体感知
师: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说说课文是从哪两个方面来写草原的?
2.自主研读
师:草原的景色是怎样的呢?请大家静静地默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勾画让你感受很深的关键词句。
3.放声朗读
师:自由地、放声朗读这一段,读出你对草原的独特体验和感受。一会儿把你感受最深、你认为写得最美的句子,读给大家听!
三.合作研读,品读玩味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想象点拨,指导朗读)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分享经验,指导朗读)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借助经验,唤起想象)
●“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象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大花。”(以读代讲)
●“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联系前文,体会意境)
四.音乐过渡,读中悟情
1.音乐过渡,激发想象。
2.自由朗读,读中悟情。
3.指名朗读,以读代讲。
五.个性朗读,小结全文
“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板书设计
景一碧千里并不茫茫美丽动人
草原
人远迎、款待、话别蒙汉情深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可爱的妹妹
- 雪
- 家乡的四季
- 温暖冬至
- 我的女孩
- 我的小猫
- 名字里的爱
- 社会责任感
- 四季韵味
- 我的期中考试
- 兔兔羊日记
- 被自己感动
- 老鹰捉小鸡
- 小木偶历险记
- 家
- 剥夺村集体的经济权力
- 如何根治农村的乱收费
- 开拓农村市场调研
- 韩国“新村运动”真相与启示
- 政府治理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
- 加入WTO后我国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思考
- 村民自治所面临的挑战
- 村籍、地缘与业缘——一个中部中国村庄的社会分层
- 关于中国近代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几个问题
- 提高中国农民民主素质和能力是中国长治久安的第一推动力
- 三元结构条件下中国农业投入问题研究
- ##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规划
- 关于推进农村小康社会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意见
- 中国农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3)
- 明代以来江南农业的生态适应性
- 李白墓简介
- 后人对李白的评价
- 李太白跳月
- 李白诗歌中的“勾践灭吴”
- 李白蔑视权贵
- 诗仙
- 李白“上当”
- 天生我才必有用
- 太白酒家
- 踏歌
- 《回乡偶书》的故事
- 李白邮票
- 李白和杜甫历史道路的殊途同归
- 一曲友谊的赞歌
- 翰林谪仙剑客──析李白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