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26
《爷爷和小树》课后反思
《爷爷和小树》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课文以孩子的口吻讲述了爷爷和小树之间的故事:冬天,爷爷给小树穿上暖活的衣裳,小树不冷;夏天,小树撑开绿色的小伞为爷爷遮凉,爷爷不热了.表现出人与树之间的关系的密切,和谐。教学的重点是:认识生字,理解重点词句和练习朗读。第一段是总起句,交代“我家门口有一棵小树”,第二段和第三段是对比描写,从冬天爷爷给小树穿衣到夏天小树为爷爷遮阳这两个方面叙述人和树之间的亲密关系。两段的结构方式相同,句式也一样,教学时,我用重点阅读其中一段,引导自悟另一段的方法来进行教学。借助句式:“什么时候,谁帮谁做什么。”来弄懂课文。在看图说话的基础上,再进行朗读训练与指导,使学生在读正确,读通顺的要求上,能读出恰当的节奏与重音,然后在各种形式的读的训练中,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读书能力。在课堂操作过程中,我觉得对于第二段的理解与朗读指导,时间是充裕的,学生能在课内从读不通顺到读出感情来,足见读的指导是到位的。在教学第3段的时候,学生能很快地理解内容,并能将朗读的方法迁移运用于第3段,费时少而收效大。从总的课堂节奏来看,第一课时显得冗长缓慢,第二课时内容丰富而紧凑。这可能对学生的情况,比如纪律性,表现预计不足,还有老师放手让学生自读的无效训练,导致第一课时有些内容没按预设的完成。
反思一:以识字写字教学为重点。在课文教学时,重视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认识汉字,了解字词的意思,并运用多种方式帮助学生识记汉字。如这个“伞”字的教学,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再以实物形象帮助识记字形,这符合了学生的认知规律。但是写字教学的时间,是安排在下课前十几分钟呢,还是安排在专门的写字课来指导比较好,这个问题我也不很清楚。总觉得在一堂课中,写字的地位并不是非常的突出。
反思二:以读好课文为教学目标。重视朗读与识字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要把读书的权力交给学生,充分信任学生能读懂课文,打破老师教阅读的思路,树立学生学读书的意识,尊重学生的想法,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一年级朗读指导,先听录音,然后老师教读,最后由学生自己读,这样读书效果会更好。学生有个先入为主的概念,一开始给他一个良好的示范,为他顺利地读好课文打下基础。“教学在借鉴中进步,学生在模仿中成长。”为什么不发挥老师的模范作用,让学生独自在黑暗中摸索呢?
反思三:以培养习惯为重要任务。低年级课堂教学,我一直在努力营造一种活泼生动,动中有序的学习氛围,但是,如果常规纪律没抓好,生动会是一句空话。所以对于一年级学生,抓好课堂常规,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至关重要。
《爷爷和小树》这篇课文的教学,使我深感到:要使学生有丰厚的语言积累,必须通过多种教法和学法的巧妙结合,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动脑动手,身心愉悦.才能实现尊重儿童,发掘童心,童趣的课程价值.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一只贝》读后感
- 挤和钻的精神
- 《汤姆索亚历险记》读后感
- 读《把握自己》有感
- 读《蜘蛛脱险》有感
- 人的价值=尊严爱
- 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
- 读《母亲的故事》有感
- 读《爱是不败的赢家》有感
- 读《闯关东》有感
- 读《强国之路三十年》有感
- 我们要飞翔
- 读《谁砍的樱桃树》有感
- 学习坚强勇敢
- 不能忘记这段历史!
- 基于网络应用的小学生开放性探究学习的教学设计
- 关于影视作品中价值观问题的思索(1)
- “集装箱式”课程资源管理探索
- 游戏网站中的艺术风格
- 把握好学生动手操作的时机
- 服装设计中模糊性的审美追求
- 电视叙事声画一体论(1)
- 电影•执着•精神(1)
- 新基础教育”学校管理改革的独特性
- 浅谈英语语言中与汉语中的语义和文化的不对等现象
- 关于黑龙江省初中、小学“控辍”情况的调研报告
- 中美警匪题材影视作品的对比分析(1)
- 教育平等视野下的初中等级分班制
- 高校乒乓球专项选修课教学方法改革探讨
- 公办中小学办学体制改革问题的探讨
- 精心预设、预约精彩──一堂失败的语文课带来的思考
- 《小熊住山洞》教学反思
- 指导学生美读培养学生美感──《小熊住山洞》教学案例设计及分析
- 《小熊住山洞》教学实录
- 《小熊住山洞》课后反思
- 阅读教学应该是快乐的──听黄蓉老师执教的《小熊住山洞》一课有感
- 《小熊住山洞》教学片段及反思
- 《小熊住山洞》教学反思
- 小熊小熊,我带你吃麦当劳──《小熊住山洞》教学有感
- 以读为本 以读代讲──《小熊住山洞》第二课时教学实录与评析
- 《小熊住山洞》第一课时课堂实录
- 两小儿辩日教案
- 《小熊住山洞》教学案例
- 学弈教案
- 《小熊住山洞》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