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3
《借生日》教学建议
一、识字写字
1、识字:
⑴ 提醒学生注意读准“正、怎”“饭、放”“礼、拿”等字的字音。要借助拼音正音。
⑵ 识记生字要尽量调动学生的识字积累。让学生说说哪些字已经认识了,还会记哪些字,怎样记住它。本课生字中,很多字都可用熟字加一部分或换一部分的方法来识记。如,巾──布、方──放、能──熊;视──礼、想──怎。通过识记“饭、放”认识偏旁“饣”、“方”。
⑶ 可以通过读词读句的方法,检测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如:
怎么:这是怎么回事?
早饭、上班:吃过早饭,爸爸妈妈去上班。
今天、布熊、礼物:今天是我的生日,妈妈送给我的礼物是一只布熊。
2、写字:
指导写字,要发挥教材上范字的作用,引导学生观察,教师有重点地指导。
今:指导写好“人字头”,撇尖低,捺脚稍高,开口度大。撇捺相接处以及点和横折收笔处,都在竖中线上。
雨:最后四“点”,左右对称,如隔窗看檐下的雨水均匀滴下。
两:“人”的“捺”均变为“点”。注意区别“雨”和“两”。
二、朗读感悟
1、借助拼音,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通课文。
2、课文中的人物对话饱含着母女之间的真情实感,要在朗读中体会:
第一次对话:体会小云疑惑、纳闷的心理,课前可以要求学生问问家长的生日,上课时引导学生想一想:小云的妈妈真的忘了自己的生日吗?学生从自己的了解中知道妈妈并非忘记自己的生日,而是只想到别人。
小云第二次说的话:启发学生想象,小云把生日借给妈妈前,心里会想些什么,使学生知道小云在妈妈的影响下,懂得关心妈妈了。要通过朗读表现出小云的天真可爱,让学生受到感染。
3、朗读课文时可采用老师与学生、同学与同学之间分角色朗读,还可以播放乐曲,活跃气氛。如,开始放《世上只有妈妈好》,课文读完后放《生日歌》。
三、课后练习
课后的“读读说说”可巩固生字,了解词语的意思,增加学生的词汇量。练习时,可先让学生自己说说,老师提示:红花中的字可以做词头,也可以做词尾。然后分小组比赛,选出本组代表参加全班擂台赛。打擂台可两两自由结合,选出题中一个字比。如,甲说“放心”乙说“放学”,甲说“开放”乙说“解放”……重复对方的词或说不出为输。
四、实践活动
1、课前建议学生问问并记住家长的生日。
2、想象故事的结尾,把课文中的故事说给别人听。
3、亲手做一份小礼物(一幅画、一张贺卡、一件手工等)送给父亲或母亲,并说一句祝福的话。
五、教学时间
教学本课可用2~3课时。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小白狗的故事
- 游牡丹园
- 闪光的蝴蝶结
- 记一次难忘的拔河比赛
- 比美
- 未来的汽车
- 第一场大雪
- 春雨
- 我的一家
- “六一”儿童节
- 快乐的儿童节
- 卷笔刀
- 音乐喷泉
- 日记一则
- 日记一则
- 民法中的水权制度(1)论文
- “中国农村派”与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形成(下)
- 论微电影在广告中的运用
- 关于行政救济制度的法律检讨
- 金山游戏发力影视娱乐营销
- 采访权和人格权的冲突与平衡(1)论文
- 软件的质量责任(1)论文
- 论美术设计与电影艺术的内在关联性
- 影视剧作品中植入式广告的传播学视野
- 影视广告中的情感体现
- 影片《让子弹飞》中的启蒙话语
- “新公共管理”及其对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启示
- 以人权为核心度量发展的四个维度
- 文学与电影之间的关系解读
- 制度、体制、隐性规则与政治人
- 《乌鸦喝水》教案
- 《司马光》教学实录
- 《司马光》片段
- 《司马光》课堂教学教案
- 《司马光》教学一得1
- 《司马光》教学实录之二
- 《司马光》教学设计二十一(第一课时)
- 《司马光》教学偶得
- 《司马光》教学一得
- 《司马光》教学实录
- 《吃水不忘挖井人》
- 《司马光》教学设计十一
- 《司马光》片段1
-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实录
- 《乌鸦喝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