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分析> 《小熊住山洞》教学杂谈

《小熊住山洞》教学杂谈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5-12-13

《小熊住山洞》教学杂谈

〖利用新教材优势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培养学生关心环保,热爱大自然〗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上册的编排,遵循课程标准的教育思想和基本理念,注重人的成长需要。在教学中,我充分借助教材优势,结合语文教学的基本思想,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力图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六七岁的孩子,环保意识不强,我用学习课文的机会,使他们从小就有环保的意识。在教学童话故事《小熊住山洞》时,学生了解了住在山洞里的小熊一家想造一间木房子,可走进森林,他们始终舍不得砍树,多少年过去了,他们仍然住在山洞。从表层来看,学生都已经知道小熊一家爱护树木,但究竟砍伐树木会给人类带来什么样的危害,学生还不太明了。这时,我就引导学生想:去年春天,我们这里出现了原来不曾有过的一种怪现象,天空是灰黄灰黄的,不见太阳,沙子吹得眼睛都睁不开了,这些沙子是从哪里来的呢?学生回答说:“这些风沙是从有沙漠的地方被大风吹过来的?”我又问:“原来好好的田地,现在怎么都变成沙漠了呢”有学生回答说:“是因为地上没草没树,没有东西可阻挡沙漠的风沙,所以沙漠就离我们越来越近了。”而我又给同学们讲了1998年长江洪水泛滥,许多村庄被淹没,无数生命被洪水吞噬,而有的地方夏季河流却干枯,冬季气温居高不下,再也不见往日纷纷扬扬的大雪。学生最终明白了,爱护树木,可以保护环境,守住我们的家园,否则,我们将会失去生活的地方,在地球上无立足之地。这时,学生们对动物们给小熊一家献花,理解就更深刻了,因为小熊一家做得对,值得敬佩、赞扬,是大家学习的好榜样。从而让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要从小事做起,人人都有责任。

〖浅淡开展拓展性活动的作用·开展拓展性活动有利于学生形成语文的基本能力〗

拓展性活动指的是教师在课堂上,发掘教材的拓展点、空白处,让学生们围绕着某一主题,搜集信息,加工处理信息,并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语文实践活动。在符合学生们身心特点和发展水平的拓展性活动中,学生们往往兴趣盎然,情绪高涨,接受知识、综合运用知识的效率也就特别高。拓展性活动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整合各学科信息,发展其综合素养,具有其他教学形式不可替代的作用。

开展拓展性活动为文本和学生之间架设了交流平台。

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是学生与文本之间对话过程。而要使这一行为、这一过程呈现出来,并形成学生的能力,必须依*拓展性活动的开展。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小熊住山洞》一课时,设计了这一拓展性活动:动物们都向小熊说了些什么话?这一发散性思维的问题刚提出,孩子们便纷纷举起小手,叽叽喳喳地说了起来,真诚地表达着对小熊的感激、赞扬、敬佩之情。这一活动的开展无疑为学生与文本间架设了交流的平台、互动的桥梁,学生对文章的阅读理解能力也得到了体现。

〖发挥教材优势培育学生创新能力·填补空白,激发想象〗

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强烈的活跃的想象是伟大智慧不可缺少的属性。”小学生思维活跃,富于想象,但是他们丰富的想象力不是天生的,想象力的形成依赖于社会生活实践,依赖于教师的启发诱导。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上册,版面设计直观形象,画面丰富多彩,内容生动有趣,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发展水平,与以往教科书相比,新的教材更注重创造能力的培养,重视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形成。因此我认为在教学新教材的过程中,应发挥教材优势,培育学生创新能力。

所谓“空白”,是指作品给读者留下的联想、想象和再创造的空间。在课堂教学中,合理的利用这些“空白”,发散学生的想象,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第20课《小熊住山洞》,学生通过观察图画、阅读短文,了解了故事讲述的是一只小熊想盖一间木头房子,可是小熊看到森林一年四季都是那么美,给小动物们带来了无数欢乐,他不舍得砍树盖新房,最后还是住在山洞里。在读过课文后,可以引导学生想一想:如果小熊砍了树,盖了新房子会是什么结果?学生一定会说:“森林就没有这么美了!”“春天没有绿叶、夏天没有鲜花、秋天没有果子,小鸟都没有家啦!”……接着还可以引导学生再想:小动物们会怎样做?学生一定会说:“小动物们就不会理小熊了,更不会感激他!”也可能说到其他的内容:“小动物都恨死小熊啦!”“可能小熊盖的房子很漂亮,但是再漂亮也没有客人去做客……”这样续编故事,学生思维非常活跃,他们的设想不管对或错,都体现了一种探索精神,一种创新精神。另外学生在讨论时各抒己见,在想象中思维互相碰撞、启发,在文中没有出现的空白处创新,训练了思维的灵活性。

〖趣为前提读为主线层层推进──人教版实验教材一年级上册阅读教学浅谈·把握实验教材特点,激发阅读兴趣〗

人教版实验教材以崭新的面貌展现在我们面前。它具有综合性、科学性、时代性、趣味性、适应性和较强的开放性等特点,体现了全新的教学理念。实验教材中所选的课文内容丰富,生动活泼,语言浅显,适合儿童年龄特点,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了更大的创造空间,也为广大实验教师指导学生学好课文,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提供了有力凭借。在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的指导呢?下面简单谈谈个人的几点看法。

低年级阅读教学是学习阅读的起步阶段,而文字符号本身较为抽象,它不像图画、实物可以直接引起视觉快感。这就给六、七岁的蒙童的学习带来一些困难,因此,培养低年级学生阅读兴趣至关重要。

教学《小熊住山洞》一课时,可让学生将课文以歌的形式唱起来,跳起来。学生通过画、说、演、唱、跳等各种活动全方位地动起来,寓教学于快乐之中,促进学生主动参与阅读教学,形成自主的阅读意识。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可爱的小猴子
启迪
家庭作业太多
快乐的课间
小纸船
抓小偷之神秘的小偷
第一次上光荣榜
到汶川地震灾区
我的爱好
放风筝
我剃了个西瓜头
抓泥鳅
我们和星星月亮交朋友
雪后校园
我在QQ农场种菜
关于后期维特根斯坦哲学语言观的启示
试论创造性人格的特征及其培养
税权划分的理性思考
市场经济国家财政部的主要职责
关于科学与宗教关系解析
我国财政职能的调整建议
财政赤字辨析
重构我国财产课税制度的设想
改革开放推动财政理论的发展
试论西方伦理学中的民生伦理思想
当前我国税收环境存在的问题
谈合并内外资企业所得税
正确认识国家财政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地位和作用
试论信访工作在构建和谐企业中的作用
关于亚里士多德技术德性思想生成的思想来源
《画家和牧童》设计意图
《画家和牧童》教学案例
《画家和牧童》教学案例
《画家和牧童》教学反思
读中感悟,演中品味──《画家和牧童》教学反思
《画家和牧童》教学实录
《画家和牧童》第一课时课堂实录点评
走进教材,超越教材,亲近学生,尊重学生──评方丹琳老师《画家和牧童》课堂教学
《画家和牧童》说课材料
《画家和牧童》教学反思
精心预设方能精彩生成──《画家和牧童》第一课时教后反思
我的教学故事──《画家和牧童》教学反思
《画家与牧童》教学反思
《画家与牧童》课堂教学文字实录
《画家和牧童》教学设计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