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30
《坐井观天》“说教法”设计
这篇讲读课文是一则寓言,讲的是青蛙和小鸟争论天的大小的故事。说明像青蛙这样目光狭小,所见有限,还自以为正确,是不对的。根据课文内容,说教法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1.联系插图,查阅字典,理解生字。让学生自己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猜猜生字的意思。如“观”“答”“别”“弄”等字可用此种方法;再看插图理解,例如“观”(
看的意思),图中指谁坐在井底观天?(青蛙)又如“沿”,可以通过插图“井沿”理解。最后用查字典检验字义。
识字是理解课文的基础,理解字义是识字的关键。通过“联系上下文猜义-看图解义-查字典证义”是理解字义的一种好方法。
2.初读课文,观察插图,理解内容。让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什么?再让学生认真观察两幅插图,说出图意:(1)小鸟站在井沿上,望着井底。(2)小鸟和青蛙在谈话。最后让学生再读课文,思考回答:小鸟和青蛙在说些什么?
“轻声读课文”,是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
“观察插图”,在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看图可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再读回答”,这是第二次的读,既理解内容,又能概括主要内容。
3.角色朗读,辨别是非,揭示寓意。这篇寓言以话为主,引导学生同桌和分组分角色有表情朗读,注意标点符号的语气。再让学生讨论“青蛙和小鸟为了一件什么事争论起来?”(为了“天的大和小”)它俩谁说得对?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小鸟说的对,从“飞了一百多里”看出;青蛙不对,从“天不过井口那么大”看出)然后讨论:青蛙错在哪里?(错在它生活在井底,看到的地方很小(有限),人家告诉它,它听不进去(很固执),坚持自己的错误看法)最后讨论:你读了这篇寓言想到什么?(有的人明明自己所见有限,还以为自己是对的(所见很广),这是不对的)可结合生活实际举例说明。
通过分角色朗读,可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把大问题分解成小问题,由浅入深让学生进行充分讨论,辨别是非,联系生活实际,用自己的话揭示寓意,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心理。
从识字、朗读、理解到揭示寓意,都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既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又提高了教学效益。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们都很棒
- 雨的自述
- 花开有梦
- 秋与愁
- 感受母爱
- 陶醉
- 日本,听我对你说
- 秋天
- 飞向自由
- 九月的阳光
- 路,在荆刺中延伸
- 第四种死亡法
- 迷路的时候
- 爱的理由
- 金秋
- 大爱无涯 2014年10期
- 语不惊人死不休
- 张山的相好
- 年轻时去远方
- 校长比元帅和总统更难当
- 笑林俱乐部
- 小故事,大道理
- 看守厕所的大爷把移动老总逼疯了
- 包拯写诗拒礼
- 特殊的任务
- 通过微信看人际关系
- 幽默的禅味
- 生命中什么最重要?
- 2013纠结排行榜
- 不要去打扰别人的幸福
- 一年级语文下册《乌鸦喝水》第三课时教案版本1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检测〔I卷〕
- 七年级下册全套同步练习
- 七年级下册全套30课同步练习
- 一年级语文下册《乌鸦喝水》第二课时教案版本1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检测〔I卷〕
- 一年级语文下册《司马光》第三课时教案版本1
- 七年级下语文期末综合复习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检测(1-6单元)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检测〔I卷〕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检测〔I卷〕
- 七年级下册期中语文试卷
- 七年级下册期末综合测试题(一)
- 一年级语文下册《司马光》第一课时教案版本1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检测〔I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