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30
《坐井观天》“说教法”设计
这篇讲读课文是一则寓言,讲的是青蛙和小鸟争论天的大小的故事。说明像青蛙这样目光狭小,所见有限,还自以为正确,是不对的。根据课文内容,说教法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1.联系插图,查阅字典,理解生字。让学生自己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猜猜生字的意思。如“观”“答”“别”“弄”等字可用此种方法;再看插图理解,例如“观”(
看的意思),图中指谁坐在井底观天?(青蛙)又如“沿”,可以通过插图“井沿”理解。最后用查字典检验字义。
识字是理解课文的基础,理解字义是识字的关键。通过“联系上下文猜义-看图解义-查字典证义”是理解字义的一种好方法。
2.初读课文,观察插图,理解内容。让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什么?再让学生认真观察两幅插图,说出图意:(1)小鸟站在井沿上,望着井底。(2)小鸟和青蛙在谈话。最后让学生再读课文,思考回答:小鸟和青蛙在说些什么?
“轻声读课文”,是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
“观察插图”,在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看图可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再读回答”,这是第二次的读,既理解内容,又能概括主要内容。
3.角色朗读,辨别是非,揭示寓意。这篇寓言以话为主,引导学生同桌和分组分角色有表情朗读,注意标点符号的语气。再让学生讨论“青蛙和小鸟为了一件什么事争论起来?”(为了“天的大和小”)它俩谁说得对?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小鸟说的对,从“飞了一百多里”看出;青蛙不对,从“天不过井口那么大”看出)然后讨论:青蛙错在哪里?(错在它生活在井底,看到的地方很小(有限),人家告诉它,它听不进去(很固执),坚持自己的错误看法)最后讨论:你读了这篇寓言想到什么?(有的人明明自己所见有限,还以为自己是对的(所见很广),这是不对的)可结合生活实际举例说明。
通过分角色朗读,可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把大问题分解成小问题,由浅入深让学生进行充分讨论,辨别是非,联系生活实际,用自己的话揭示寓意,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心理。
从识字、朗读、理解到揭示寓意,都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既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又提高了教学效益。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小白兔
- 做遵守交通规则的小标兵
- 我生病了
- 《随你问》读后感
- 大象的耳朵
- 独自在家
- 小金鱼
- 晚饭以后
- 童年趣事
- 我的“千里眼”老师
- 淘气的小猫
- 神奇的药丸
- 我的一百分
- 引蛇出洞VS守株待兔
- 水面张力
- 硫铝酸盐水泥在制备高铁二型轨道板中的应用与研究
- “中国高铁总设计师”张曙光官场秘闻
- 对四川黑水地区尔麦人二声部民歌的几点研究(1)
- 京沪高铁迎战首次春运
- 开放时代的舞蹈多样化详细内容(1)
- 舞蹈文化观念与舞蹈本体意识详细内容(1)
- 四川省成雅高速沿线地区土地征收补偿制度调查分析
- 社会转型期民间舞蹈文化的发展态势详细内容(1)
- 快乐学筝三步曲(1)
- 数字化舞蹈详细内容(1)
- 繁荣中的忧思——舞蹈创作现状的思考详细内容(1)
- 理财的“高铁”速度有木有?
- 浅谈舞蹈创作详细内容(1)
- 创造性的批评也应是带着镣铐的舞蹈详细内容(1)
- 中国高铁布局海外
-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
- 《画》教学设计
- 《松鼠和松果》课堂教学反思
- 《棉花姑娘》教学设计
- 《四季》教案(新课标)
- 《乌鸦喝水》教案
- 《两只鸟蛋》教学设计
- 《四季》教学设计
- 《美丽的小路》教学设计
- 《阳光》教案(新课标)
- 《秋天的图画》教学设计
- 《四季》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
- 《比尾巴》教学设计
- 《影子》教学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