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30
《坐井观天》“说教法”设计
这篇讲读课文是一则寓言,讲的是青蛙和小鸟争论天的大小的故事。说明像青蛙这样目光狭小,所见有限,还自以为正确,是不对的。根据课文内容,说教法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1.联系插图,查阅字典,理解生字。让学生自己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猜猜生字的意思。如“观”“答”“别”“弄”等字可用此种方法;再看插图理解,例如“观”(
看的意思),图中指谁坐在井底观天?(青蛙)又如“沿”,可以通过插图“井沿”理解。最后用查字典检验字义。
识字是理解课文的基础,理解字义是识字的关键。通过“联系上下文猜义-看图解义-查字典证义”是理解字义的一种好方法。
2.初读课文,观察插图,理解内容。让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什么?再让学生认真观察两幅插图,说出图意:(1)小鸟站在井沿上,望着井底。(2)小鸟和青蛙在谈话。最后让学生再读课文,思考回答:小鸟和青蛙在说些什么?
“轻声读课文”,是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
“观察插图”,在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看图可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再读回答”,这是第二次的读,既理解内容,又能概括主要内容。
3.角色朗读,辨别是非,揭示寓意。这篇寓言以话为主,引导学生同桌和分组分角色有表情朗读,注意标点符号的语气。再让学生讨论“青蛙和小鸟为了一件什么事争论起来?”(为了“天的大和小”)它俩谁说得对?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小鸟说的对,从“飞了一百多里”看出;青蛙不对,从“天不过井口那么大”看出)然后讨论:青蛙错在哪里?(错在它生活在井底,看到的地方很小(有限),人家告诉它,它听不进去(很固执),坚持自己的错误看法)最后讨论:你读了这篇寓言想到什么?(有的人明明自己所见有限,还以为自己是对的(所见很广),这是不对的)可结合生活实际举例说明。
通过分角色朗读,可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把大问题分解成小问题,由浅入深让学生进行充分讨论,辨别是非,联系生活实际,用自己的话揭示寓意,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心理。
从识字、朗读、理解到揭示寓意,都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既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又提高了教学效益。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玩电脑
- 一场大雨
- 拔河比赛
- 逛商场
- 药老鼠
- 穿衣比赛
- 天天有进步
- 猪宝宝泡温泉
- 第一场雪
- 煮面条
- 出奇制胜
- 认真 正确的方法=成功
- 福娃
- 打水
- 期中语文考试
- 蕺山气论之二重解读
- 对世界本原的理性回答 ——评郭店楚简中老子的“道”
- 关于德治的三点思考
- 温家宝总理政府工作报告
- 天·地·人谈《易传》的生态哲学
- 网络时代的哲学思考
- 牟宗三的实现之理与纪纲之理
- 走出道德困境建设新华伦理
- 生产理论与马克思哲学范式的新探索
- 茶道之哲学阐释
- 关于军事思维研究的思考
- 现代性业已耗尽了批判意义吗?
- 知识:在神话与政治之间
- 历史的误读与道德的偏执
- 哲学概念翻译的几个问题
- 雨天的歌
- 《秋天的雨》好词好句
- 《秋天的雨》近义词反义词
- 立秋食俗
- 《秋天的雨》学法指导
- 绚丽的秋天
- 《秋天的雨》词语解释
- 秋天的景色
- 毕国瑛简介
- 《听听,秋的声音》教学展示 参考图片
- 描绘秋天的好词句
- 故都的秋
- 秋雨
- 秋天的童话
- 《秋天的雨》教学展示 参考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