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2-21
《赠汪伦》教学反思
一、运用故事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对于现代的小学生来说,要走入古代的生活情境是不易的,体会诗歌蕴藏的情感更难。因此,创设情景,奠定情感基调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教学本课前,我通过网络这个特点去查阅了有关这首诗的北京资料,在可前给学生介绍。课一开始,我就问学生你们知道李白吗?又知道望论和他是什么关系吗?然后,老师说老师从网上知道了李白和汪伦能成为好朋友的有趣小故事,你们想听吗?(师讲故事)
李白一生既喜欢做诗,也很喜欢喝酒和游历名川大山,汪伦非常仰慕他的才华,很想与他结为朋友。于是就写了一封信托人带给李白,上面写道:“先生,您喜欢游览吗?这里有十里桃花;您喜欢喝酒吗?这里有万家酒店。”李白一看,呀!这么好的地方,我得去看看。可是到了那里,既不见十里桃花,也不见万家酒店,李白疑惑不解。汪伦解释说:“十里桃花是十里外有个桃花渡口,万家酒店是有个姓万的人开了一家酒店,并不是一万家酒店。”李白恍然大悟,他不但没有生气,反而被汪伦的幽默与风趣逗得哈哈大笑起来,两人一见如故。在以后的几天里,汪伦每天盛情款待李白,并带他游遍了当地的名山胜景,他们一起饮酒作诗,情趣相投,短短几天就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临别时,汪伦踏歌相送,李白被他的真诚深深地感动了,即兴吟诗一首《赠汪伦》。
通过资源共享,使学生对李白与汪伦有进一步的了解,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让朗读架起师生情感交流的桥梁
有人认为“诗歌是情感的艺术,多媒体的介入,由于师与机、生与机的交流,往往会削弱流动在师生之间的情感”。其实不然,假如教师能把握住“朗读”这座桥梁,就能让多媒体成为“情感交流”的媒介。
“不及汪沦送我情”这一诗句饱含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怎样用朗读的加以体现?带着这样的思考阅读有关诗人的资料,有关友人之间的故事,学生读出了李白为意想不到的相送“惊喜“,为了解自己的个性“感动”及读者对友人之间的情深“赞颂”等不同的情感,实现了师生、生生的情感交流。
三、课外延伸,拓展学习
世间离别情万种,多有诗人诉心声。除了这首《赠汪伦》以外,还有许多感人肺腑的离别诗。教师可以调动学生的饿学习积极性,结合古诗词诵读的饿活动,穿插表示离情别绪的诗句让学生进行课外拓展学习,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提供古诗学习方法和6首送别诗,学生任选一首自学:《送元二使安西》、《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别董大》,当学生遇到难点时,可以让学生质疑,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缘分
- 这件事令我感动
- 自信心
- 理发店的阿姨
- 湘江风光带之夜
- 我长大了
- 小河
- 我能行
- 可爱的小白兔
- 妈妈的爱
- 无硝烟的“战争”
- 我的表妹
- 瞧,我们这一家子!
- 童 连 战 队
- 和妈妈斗智
- 努力创新农村工作机制
- 农村医疗制度改革的成绩与不足
- 现代中国的土地问题
-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失衡的原因及整治对策
- 政策调整与体制创新
- 村 务公开中的问题及对策
- 质疑网络民主的现实性
- 村委会选举制度的特点
- 中国下一步农村改革政策的基本走向
- 村民自治的功能及其合理性
- 作为政治问题的农民问题
- 从“农村包围城市”到“城市带动乡村”
- 国家权力与村民自治——庞东调查及其思考
- 免、减、补当前对农民更迫切
- 试论网络开发西部农村
- 《“红领巾”真好》课堂实录
- 一棵小树
- 《清澈的湖水》词语理解、搭配与例句
-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 《清澈的湖水》近义词反义词
- 避免旅游污染
- 《清澈的湖水》词语解释
- 水的污染
- 《清澈的湖水》好词好句好段
- 生命的源泉──水
- 《清澈的湖水》释句导读
- 《清澈的湖水》词义辨析
- 特别的作业
- 珍贵的纪念
- 《“红领巾”真好》课堂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