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知识扩展> 谁是第一位登月人

谁是第一位登月人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6-24

谁是第一位登月人

自从美国总统肯尼迪发誓“要在10年内把美国人送上月球”以后,经过8年的不懈努力,美国连续发射了8颗不载人与载人的“阿波罗”飞船,最后终于在1969年7月16日,成功地发射了“阿波罗”11号宇宙载人登月飞船。“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经过100小时的飞行,首次在月球静海着陆。1969年7月21日格林威治时间3时51分,“阿波罗”11号指令长阿姆斯特朗首先走出舱门,面对这个陌生而又满目荒凉的新世界凝视了好几分钟,然后伸出左脚走下扶梯。扶梯5米高,9级,阿姆斯特朗竟花了3分钟!4时07分,他的左脚小心翼翼地触及月面,而右脚仍留在扶梯上。当他感到左脚陷入月面很浅时,才鼓足勇气将右脚踏上月面。这时,他说出了等待已久的第一句话:“对一个人来说,这是一小步,但对人类来说,这是一次飞跃。”地球上几亿观众在电视屏幕上看到了他创造历史的壮举。尼克松总统用无线电话祝贺登月成功:“由于你们的成就,天空已成为人类世界的一部分……大家为你们的成就而感到自豪。”

18分钟后,奥尔德林也踏上了月面。他俩挖取一勺土壤样品,装入塑料袋,放进裤袋内。他们身穿宇宙服,像幽灵一样在月面“游动”。月球的重力只及地球的六分之一,因而他们在月面上行走并不费力,只是每走一步所花的时间要比在地球上长。他们在月面上的“行走”,实际上是像袋鼠那样的跳跃。

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在登月舱附近插上了一面用尼龙丝编织而成的星条旗。并在月面上留下了一块金属匾,上面写着:“1969年7月,地球人在此首次踏上月球,我们为全人类和平而来。”之后,他们又在月面上安装了自动月震仪、激光反射器、太阳风探测仪,采集了20多千克的月球岩石和土壤。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在月面上共停留了21小时36分,其中舱外月面活动只有2小时24分。

当地面发出“离开月球”的命令时,登月舱上升段与下降段之间的爆炸螺检炸开,上升段的发动机启动,上升段脱离下降段而上升进入月球轨道,并与指挥舱对接。他们回到指挥舱后,将登月舱分离。登月舱撞击月面,导致了一次人工月震。三位宇航员乘着指挥舱返回地球。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接着画
保护生鸡蛋
念亲恩
比长短
画头像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弹杏核
2分钟的考验
人蚜大战
难忘的元宵节
公共汽车上
我学会了发短信
爱之歌
图形的剪拼
小淘气
文化艺术中心在文化中的作用
公共艺术教育引入地域性资源
对于报纸与戏曲关联的演进刍议
宗白华美学与中国哲学精神
历史思维能力在整体化课堂教学模式中的培养
处置磷酸盐矿石的方式
论刘勰的视听觉美学思想
从缠足洗脚谈民主课堂的形成
二人转表演艺术的美学特征
谈历史高效课堂中如何运用语言艺术
对长丰县江淮分水岭易旱地区综合规划与研究
谈高中生物教学与初中生物教学的相关性
美术艺术语言审美认知
提高学生绘画能力的教学做法
论超写实素描新探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课后题解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中心思想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词句积累
剖析人物语言 洞察内心情感──评洪婵娟老师《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作文: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有感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读后感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杂谈
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有感
作文: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有感
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有感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结构分析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读后感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实录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读后感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难句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