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01
如何战胜地球引力
自古以来,人类就用种种美丽的飞天神话和传说来寄托遨游环宇的梦想。
人类为什么不能飞离地面呢?是缺少一对翅膀么?但是,许多勇敢者模仿鸟类用人造翅膀飞行的尝试都失败了。理论研究证明,由于生理上的局限,人类永远不可能用肌肉的力量在空中支持自身的重量。1686年,牛顿揭开了这团迷雾。他在这年发表的《自然哲学数学原理》一书中指出,任何两个物体间都有相互吸引力,由此创建了万有引力定律,即引力的大小跟它们的质量成正比,跟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由于人与地球质量相差太悬殊,所以人总是被地球强大的引力所束缚而不能离开地面。
现在问题已经明朗了,要离开地面,就要克服地球引力。但如何才能克服地球引力呢?要使一个物体离开地球,必须沿着地球引力相反的方向(即向上)对它加力,使它作加速运动,当它达到一定速度时停止加力,它就能以惯性一直向前脱离地球。这个速度可通过地球的质量和物体与地心的距离计算出来。物体在地球表面上(即距离为地球的半径)飞行时,这个速度为11.2千米/秒,叫做脱离速度或逃逸速度──是速度战胜了引力。
物体达到11.2千米/秒的运动速度时能摆脱地球引力的束缚,在摆脱地球束缚的过程中,物体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并不是直线飞离地球,而是按抛物线飞行。脱离地球引力以后在太阳引力作用下绕太阳运行,若要摆脱太阳引力的束缚飞出太阳系,物体的运动速度必须达到16.7千米/秒。那时将按双曲线轨迹飞离地球,而相对太阳来说它将沿抛物线飞离太阳。
人类的航天活动,并不是一味地要飞离地球,当前的应用航天器,需要绕地球飞行,即让航天器作圆周运动。我们知道,物体作曲线运动时会产生离心力。因此,要让航天器作圆周运动,必须始终有一个与离心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作用在航天器上。在这里,我们正好可以利用地球的引力。因为地球对物体的引力,正好与物体作曲线运动的离心力方向相反。经过计算,在地面上,物体的运动速度达到7.9千米/秒时,它所产生的离心力,正好与地球对它的引力相等。这个速度被称为环绕速度。
上述使物体绕地球作圆周运动的速度被称为第一宇宙速度;摆脱地球引力束缚,飞离地球的速度叫第二宇宙速度;而摆脱太阳引力束缚,飞出太阳系的速度叫第三宇宙度。根据万有引力定律,两个物体之间引力的大小与它们的距离平方成反比。因此,物体离地球中心的距离不同,其环绕速度(第一宇宙速度)和脱离速度(第二宇宙速度)有不同的数值。
那么,航天器能否在200千米以下绕地球飞行呢?理论上不仅航天器可以,而且汽车、火车和飞机,都能以惯性绕地球运行。但实际上不仅汽车、火车、和飞机不行,航天器也不可能,因为那里有较浓密的大气,大气阻力会降低航天器的运行速度。速度降低意味着离心力减小,航天器就会在地球引力作用下,沿螺旋线轨迹落向地球。若要维持宇宙速度,则需要携带大量燃料来产生动力,以连续的动力来克服空气阻力。不靠惯性飞行,而靠动力飞行,这就与航空器没有区别了。而且,如果航天器高速在稠密大气层中飞行,气动加热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是非常难以解决的。为解决这些问题,势必大大增加航天器的质量,这就又要求运载火箭有更高的运载能力,从而使成本极大地增加。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加入少先队员了
- 小红是个好孩子
- 文明奥运伴我行
- 假如我会克隆
- 南瓜芽
- 小红花
- 假如我是“孙悟空”
- 数学测验
- 我的爷爷
- qq问问
- 家
- 雨
- 今天我来改作业
- 森林里的故事
- 枇杷树
- 销售日报表
- 长(短)期借款明细分类帐
- 标准成本资料卡
- 管理费用登记表
- 销售管理费用分析表
- 应收帐款增减情形
- 制造费用分摊表
- 支出预计明细汇总表
- 资金预计方法说明
- 存货明细表
- 资金差异报告表
- 目标成本变动通知单
- 制造成本核算表
- 生产成本核算表
- 产品成本记录表
- 全球化时代中国电影的文化分析
- 国际话语境中的中国大陆电影(下)
- 污泥、垃圾的OTM好氧生化处理法
- 城市有机垃圾处理最佳方案探讨
- 浅议城市规划中的环境保护问题
- 中美警匪题材影视作品的对比分析
- 李行的电影创作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 8类电镀清洁工艺
- 环境噪声污染与健康生活
- 废弃甲烷性气体利用中国发展分布式能源的另一个战略方向
- 试论电影美学的研究框架与学术规范问题
- 综合艺术与电影剧作构思
- 类型人物论
- 后现代的英雄神话
- 后现代语境与当前中国电影文化
-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之五
- 《小小的船》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三
- 《棉花姑娘》教学设计
-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之一
-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之七
- 《要下雨了》识字教学
- 《小小的船》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古诗两首》
- 《要下雨了》朗读指导及练习设
-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之七
-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之六
-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之四
-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之五
-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之六
- 《雨点儿》第一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