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知识扩展> 美太空总署加快探索步伐人类2015年上火星

美太空总署加快探索步伐人类2015年上火星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22

美太空总署加快探索步伐人类2015年上火星

人类登陆红色星球总被认为是火星探索的高潮,未来可以送若干复杂的机器人登陆火星,搜集带回地球的科研所需要的全部样本,但无论如何都得送一个真人上去。对于许多错过了登月时代的人而言,有生之年目睹登陆火星才算完成了我们这一代人的天赋使命。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倒是次要问题。

美国远征火星计划展开了40年,期间曾遭多番挫折,一度打算把全盘计画推迟。不过,“奥德赛”号的成功登陆和各种发现为美国太空总署注下强心针,太空总署已准备在未来十年加快火星探索步伐,实现人类登陆火星的宏愿。

未来10年加快探索步伐

美国太空总署(NASA)火星研究专家加文表示,在2004年,可望在火星表面设立流动实验室,搜寻“化学化石”以追溯这个星球的历史和水源流向,还会加深了解它的气候以助日后的登陆。

到2009年,预计太空船将可作出准确无比的陆,在火星表面漫游数十公里,并从火星带回一块石头到地球,进一步增加对火星的了解。

至于人类何时才可登陆火星?太空总署虽然未有订下确实时间表,但已认定了这个方向,并认为现在无人驾驶仪器在火星上搜集资料,是为日后人类登陆作好准备。加文指出,总署还会研究新一代太空船,让人们可在太空中生活,安全由火星往返地球。

人类十年内登上火星?

随着人类登陆火星的日子将会愈来愈近,国际火星登陆计划的负责人宣布,参加计划的各方已同意在2014年至2015年间,派遣航天员向火星进发。

参加这一计划的机构分别是俄罗斯航空航天局、“克尔德什“研究中心、“能源“火箭航天公司、美国太空总署、波音公司、欧洲航天局和欧洲“阿斯特利乌姆“航天公司。

根据计划,由各方选派的六名航天员将在2014年至2015年间乘宇宙飞船前赴火星。在进入火星轨道后,三名航天员会借助登陆舱在火星表面着陆,展开实地探究火星之旅。另外三名航天员将驾驶宇宙飞船在火星轨道上待命。

俄罗斯专家格里戈里耶夫表示,往火星的旅程长达三年,期间会存在许多问题,其中航天员的食物问题会十分严峻。这位俄罗斯医学与生物问题研究所主管说,为航天员准备两三年的食物会占去宇宙飞船太多空间,所以航天员需自己种植食物。他的研究所正在已停用的和平号太空站进行一系列实验,饲养鹌鹑、种植小麦,但他们还需要作更多的研究才能解决问题。

登火星为什么:登月是政治需要。

人类登陆火星需要时间计划和执行──以目前情况看,至少需要20年,这意味着第一个登上火星的他或者她现在正在读中学。

美国人因为政治原因登上了月球,也因相同的原因放弃了月球。至于火星,则不存在超级大国之间的技术和面子竞争,因此必须为登陆火星找到其他合理的理由,因此登陆火星可以悠着来。

希望人类对火星的兴趣也不至于像对月球一样短暂。往返需要三年:循环利用是关键。

比较登月,登陆火星显然困难很多。月球距离地球只有3日之遥,而到达火星则需要300天。来回旅途就需要2年半到3年时间,说什么也得在火星上呆上一段时间。

循环利用将成为主要难题。飞船不可能带足所有船员需要的食物和水。我们目前的循环利用技术虽然凑合,但还不够好。

火星登陆先锋:男士优先?

在第一队登陆火星先锋之前,人类还从未离开地球如此遥远,这对宇航员将造成什么样的心理压力?人们能在狭窄闭塞的空间里融洽地相处两三年吗?

对船员的挑选必须谨慎。火星探索也应该是男士优先吗?女性的加入是否能协调气氛?这些先锋使者到达火星后需要用到什么设备和技术?

知道火星有大量的水是一回事,能把它们挖掘出来变成可饮用水或者火箭燃料又是另外一回事。

此外,火星上没有第二次机会。如果探险队必须依靠火星冰层中的氧和氢制造返回地球的火箭燃料,那么最好一次成功。

谁将迈出第一步:又是美国人?还有一个问题:谁应该第一个把脚印印在火星上?他或者她很可能是美国人,因为在相当长时间内,只有他们才有这个实力和财力。

因此,几年前听到一个诱人的传闻:第一只登陆火星的队伍里应该包括一个最贫穷国家的公民代表,他或者她应该是第一个踏上火星的人,这一象征性举动也许能给地球上贫穷的兄弟们一种心理安慰。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钦佩的一个人
成长的快乐
我的可爱老爸
可爱的小表妹
无私的爱
我最熟悉的一个人
脑迷
妈妈的吻
弟弟
一个爱笑的我
精彩的我
我的表弟
她是谁
我的爸爸
反对伪圣化
加强学校德育管理工作
学生才是我真正的老师
中美两国中小学科学教育理念的比较
网络环境下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的构建
试论道德内化的意义及其途径
浅谈如何创建充满活力,有凝聚力的班集体
大学生网络社团的兴起与高校德育的应对
基于高校教学质量的教材使用浅析
信息技术与音乐学科整合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私立学校“不得以营利为目的”质疑
孩子成长的七大需要
学术自由是科学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面向素质教育、基于信息技术的课程与教学改革
《一面》课后反思
我教《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后记
我教《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缘何是《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聚焦外貌 仔细研读──《一面》教学片断
在《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中学写作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感悟
《一面》相关链接
《有的人》相关链接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随想
以读为本 平等对话 真切感人──于永正执教《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赏析
长文短教《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乘虚而入化虚为实──教《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有感
《一面》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