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22
美太空总署加快探索步伐人类2015年上火星
人类登陆红色星球总被认为是火星探索的高潮,未来可以送若干复杂的机器人登陆火星,搜集带回地球的科研所需要的全部样本,但无论如何都得送一个真人上去。对于许多错过了登月时代的人而言,有生之年目睹登陆火星才算完成了我们这一代人的天赋使命。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倒是次要问题。
美国远征火星计划展开了40年,期间曾遭多番挫折,一度打算把全盘计画推迟。不过,“奥德赛”号的成功登陆和各种发现为美国太空总署注下强心针,太空总署已准备在未来十年加快火星探索步伐,实现人类登陆火星的宏愿。
未来10年加快探索步伐
美国太空总署(NASA)火星研究专家加文表示,在2004年,可望在火星表面设立流动实验室,搜寻“化学化石”以追溯这个星球的历史和水源流向,还会加深了解它的气候以助日后的登陆。
到2009年,预计太空船将可作出准确无比的陆,在火星表面漫游数十公里,并从火星带回一块石头到地球,进一步增加对火星的了解。
至于人类何时才可登陆火星?太空总署虽然未有订下确实时间表,但已认定了这个方向,并认为现在无人驾驶仪器在火星上搜集资料,是为日后人类登陆作好准备。加文指出,总署还会研究新一代太空船,让人们可在太空中生活,安全由火星往返地球。
人类十年内登上火星?
随着人类登陆火星的日子将会愈来愈近,国际火星登陆计划的负责人宣布,参加计划的各方已同意在2014年至2015年间,派遣航天员向火星进发。
参加这一计划的机构分别是俄罗斯航空航天局、“克尔德什“研究中心、“能源“火箭航天公司、美国太空总署、波音公司、欧洲航天局和欧洲“阿斯特利乌姆“航天公司。
根据计划,由各方选派的六名航天员将在2014年至2015年间乘宇宙飞船前赴火星。在进入火星轨道后,三名航天员会借助登陆舱在火星表面着陆,展开实地探究火星之旅。另外三名航天员将驾驶宇宙飞船在火星轨道上待命。
俄罗斯专家格里戈里耶夫表示,往火星的旅程长达三年,期间会存在许多问题,其中航天员的食物问题会十分严峻。这位俄罗斯医学与生物问题研究所主管说,为航天员准备两三年的食物会占去宇宙飞船太多空间,所以航天员需自己种植食物。他的研究所正在已停用的和平号太空站进行一系列实验,饲养鹌鹑、种植小麦,但他们还需要作更多的研究才能解决问题。
登火星为什么:登月是政治需要。
人类登陆火星需要时间计划和执行──以目前情况看,至少需要20年,这意味着第一个登上火星的他或者她现在正在读中学。
美国人因为政治原因登上了月球,也因相同的原因放弃了月球。至于火星,则不存在超级大国之间的技术和面子竞争,因此必须为登陆火星找到其他合理的理由,因此登陆火星可以悠着来。
希望人类对火星的兴趣也不至于像对月球一样短暂。往返需要三年:循环利用是关键。
比较登月,登陆火星显然困难很多。月球距离地球只有3日之遥,而到达火星则需要300天。来回旅途就需要2年半到3年时间,说什么也得在火星上呆上一段时间。
循环利用将成为主要难题。飞船不可能带足所有船员需要的食物和水。我们目前的循环利用技术虽然凑合,但还不够好。
火星登陆先锋:男士优先?
在第一队登陆火星先锋之前,人类还从未离开地球如此遥远,这对宇航员将造成什么样的心理压力?人们能在狭窄闭塞的空间里融洽地相处两三年吗?
对船员的挑选必须谨慎。火星探索也应该是男士优先吗?女性的加入是否能协调气氛?这些先锋使者到达火星后需要用到什么设备和技术?
知道火星有大量的水是一回事,能把它们挖掘出来变成可饮用水或者火箭燃料又是另外一回事。
此外,火星上没有第二次机会。如果探险队必须依靠火星冰层中的氧和氢制造返回地球的火箭燃料,那么最好一次成功。
谁将迈出第一步:又是美国人?还有一个问题:谁应该第一个把脚印印在火星上?他或者她很可能是美国人,因为在相当长时间内,只有他们才有这个实力和财力。
因此,几年前听到一个诱人的传闻:第一只登陆火星的队伍里应该包括一个最贫穷国家的公民代表,他或者她应该是第一个踏上火星的人,这一象征性举动也许能给地球上贫穷的兄弟们一种心理安慰。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妈妈
- 我的妈妈
- 女儿的病,妈妈的心
- 母亲
- 我的家庭小乐园
- 送给妈妈的节日礼物
- 我想对妈妈说
- 朋友
- 我的姓名
- 特别的爱
- 我快乐我成长
- 我的奶奶
- 我和小狗
- 妈妈,我想对您说
- 记我童年生活中的一个人
- 试论古代文论的现代性转换
- 米兰·昆德拉小说与“新写实"小说叙事姿态的比较研究
- 浅谈余光中诗歌的乡土意识
- 试析《雨王汉德森》与贝娄的犹太文化意识
- 浅析德国职业教育与后现代教育观
- 浅析自组织理论视角下的课堂教学改革
- 重读萧红:论漂泊者的生命体验与慷慨悲歌
- 试析高职院校以“文”化人的实践与探索
- 生态批评:文学现代性的深入
- 浅论在探究中学习理论
- 简论英美教师在职培训模式及其对我国教师培训的启示
- 试析对法学专业综合性模拟实训的几点思考
- 浅谈理性的史诗——黑格尔与美国现代文学
- 新时期文学的粮食情结
- 试析课题的中小学教学研究联盟建设策略
- 《凡卡》句式变化
- 《凡卡》课文题解
- 《凡卡》词语解释
- 《凡卡》中的细节
- 《凡卡》重点问题解析
- 《凡卡》重难点精析
- 《凡卡》课文内容分析
- 《凡卡》例题解析
- 《凡卡》分段段意
- 《凡卡》教材分析
- 《凡卡》写法提示
- 《凡卡》写作特点
- 《凡卡》佳句赏析
- 《凡卡》词语造句
- 《凡卡》课文导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