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6-20
古诗两首《草》教学反思
在一年级教学《春晓》时,我仅作单纯地分析讲解,然后提问,让学生再回答,说说古诗每个句子的意思,接着反复练习背诵。这样的教学,学生只是被动地听着,使劲地记着,至于审美情趣的陶冶,诗的意境的体会就做不到了。
“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他们有思想、有感情、有独立的人格,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每个学生都蕴藏着独立学习的巨大潜能。”“新课标”把“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语文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我平时正努力地用新理念来指导自己的教学。那这首古诗的教学,我如何尝试用新理念来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呢?
低年级学生正处在学知识长见识的黄金阶段,遇到不懂的事总喜欢打破沙锅问到底。他们对自己的生活充满着无穷无尽的幻想和各式各样、稀奇古怪的问题和想法。我觉得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善于“利用”这些宝贵的资源,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只要能充分挖掘出这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他们就会像鸟儿一样展开翅膀,在想象的天空中无拘无束地翱翔。古诗短短的几行字,里面却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知识和诗人所传递的情感和意境,学生一定会有许多好奇。课堂上当老师刚读出《草》时,好多同学就齐声背出了后面的诗句,这时我就问:“你们有没有问题要问呢?”同学们马上活跃起来,提出很多问题:那个人干吗写这首诗?他写的是什么意思?写这首诗的人是什么时候的人?“离离”是什么意思?草烧没了怎么会长?等虽然学生很小已经会念这首《草》了,可他们那小脑门中仍然装着无穷无尽的问题。
在前面教学中,老师作单纯地分析讲解后,让学生再说说古诗每个句子的意思,结果很多学生说不好甚至说不出来。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又特别好动,学习注意力易分散,兴趣不稳定。怎样让学生自主地发现古诗的意思,并且会说呢?我为学生搭建自由舞台,引导学生分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理解古诗意思。这无疑给课堂带来一泓活水,学生个个兴致勃勃。他们在交流中发挥了自己的才能,在交流中培养了合作精神。并且,学生发现学习古诗一点儿也不枯燥,有了兴趣,注意力也集中多了。
教参中指出,教学本课,要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诵中生情,在吟中入境。大量事实证明:低年级学生学古诗,靠老师的逐句串讲,根本行不通;必须更多地借助读,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识字、学词、析句、理解内容,培养阅读能力及习惯。让学生耳、脑、口、眼协调活动,注意诗的停顿和节奏,读出感情,从中感受到诗的语言美、节奏美、音律美,从而渐入古诗意境。让学生在变换中领会读的乐趣,悟出诗的意境,提高朗读能力。因此,我虽然知道学生很多早已会背诵了,但我还是花了大量的时间,用多种方法指导学生进行朗读。通过读,学生体会了春天的美丽,野草顽强的生命力。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秋天来了
- 捉迷藏
- 我是仙子
- 春雨
- 下雪
- 假如
- 青岛的美景
- 赏月
- 夸家乡
- 找春天
- 春天来了
- 胡柚之乡
- 过年
- 海
- 我做文明小市民
- 探析宪法监督秩序与正义价值的冲突与协调(1)论文
- 浅谈我国复合型违宪审查模式的构建(1)论文
- 浅析我国公民知情权(1)论文
- 谈宪法监督秩序与正义价值的冲突与协调(1)论文
- 研究宪法原则的特征(1)论文
- 谈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基本义务的必要性(1)论文
- 论宪法序言的法律效力(1)论文
- 谈我国劳动权的宪法保护及其完善(1)论文
- 探析中国罢工权立法焦点(1)论文
- 从比较法看司法制度中的宪法原则论述(1)论文
- 南非宪法法院的“合理性审查标准”介评(1)论文
- 论宪法监督是依宪治国的关键(1)论文
- 浅论从人权视角考察我国宪法对个人财产权的保护(1)论文
- 探析我国劳动权的宪法保护及其完善(1)论文
- 关于建立和完善我国违宪审查制度的理论思考(1)论文
- 探幽览胜 渐入佳境──《观潮》教学片断及反思
- 钱塘潮水自天来──《观潮》教学设计与解读
- 《观潮》第一课时教学实录及评析
- 《观潮》教学反思
- 水与乳的交融──由《观潮》教学片断谈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协调整合
- 《观潮》教学实录及评析
- 《观潮》教学反思
- 钱塘江潮文化研究──《观潮》综合性学习作业设计
- 《观潮》教学反思
- 《观潮》教学反思
- 研究式教学的点滴体会──谈我在《观潮》教学设计中的做法
- 《观潮》教学案例及反思
- 重视积累 加强实践──《观潮》教学设想及点评
- 养精蓄锐成语言──《观潮》教学案例
- 《观潮》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