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4
美丽的故事,一起读过瘾──让读的过程成为师生对话与生命体验的历程
【案例】
《小鹿的玫瑰花》教学片段
师: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件礼物。猜猜是什么?
(出示一束玫瑰花)
师:看看,闻闻。喜欢这件礼物吗?
生:玫瑰花很漂亮。闻起来也很香。
师:玫瑰的“瑰”读轻声就更好听了。
师:会写这几个字吗?让我们一起写──
(板书:玫瑰花)
师:关于玫瑰花还有一个美丽的故事呢!来,拿起书,我和你们一起读这个故事,没读通顺,没读过瘾,别停下来。
(学生读书)
【反思】
执教老师让学生初读课文──“来,拿起书,我和你们一起读这个故事,没读通顺,没读过瘾,别停下来。”简简单单,实实在在一句话,启示颇深。
──“我和你们一起读这个故事。”执教老师强调的是“我”和你们一起读。没有把自己当作是高高在上的“教师”,而是降低自己的姿态──“我和你们一起读”,与学生们共同感受文本,一起与文本对话。这样,对于低段的学生来说,更能够激发他们的读的兴趣,点燃他们的读的激情。《语文课程标准》中说:“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只让学生读课文,很少和学生一起读;或者最多是比读、引读、点拨着读……老师总把自己当“教师”看,在学生面前一副居高临下、盛气凌人的样子,很少站在学生的的一边去共同阅读,共同体验。这是教师在引导学生朗读时的通病。我们虽然对《语文课程标准》熟记于心,但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如何应用,如何体现,拿“美丽的故事,一起读过瘾”诘问自己:在读中实现生命平等对话,还需要“上下求索”啊!
──“没读过瘾,别停下来”。反观自己在平时的教学中,让学生初读课文时,总会这样说:“请同学们把课文读几遍,特别要注意生字和新词,遇到后要多读几遍,努力把课文读通、读顺。”然后学生开始读课文。这似乎也成了让学生读课文的指令性程式。而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往往会读了一遍课文,就习惯性地停了下来。坐在座位上干等着老师再发号施令,一脸老师让我们做什么,就做什么,老师让我们学什么,我们就学什么样子。学生读得非常被动,没有自主性也没有积极性。而教师常有意无意的责问:这帮孩子怎么这样,叫你们多读几遍,怎么这么快就停下来不读了?难道都把课文读通、读顺了?其实,那是因为教师没有平等地参与学生的读书活动,没有把学生当作是一个有独特感受的生命体,只是简单地把他们当作是一个接受命令的受体。“没读过瘾,别停下来”老师关注的是在读的过程中,学生对文本的感悟和对情感的熏陶,学生对生命的体验,让学生读过瘾。正像窦桂梅老师所说的:我们要充分相信学生,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主动学、主动悟。惟有到学生读过瘾,才能实现生命体验的历程。
“没读过瘾,别停下来”。这里老师让学生读课文的场面虽然没有描写,但可以想象,学生在老师这样的引导下,读课文时一定是书声琅琅,小脸通红的。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一句名言的启示
- 文明只差一步
- 文明只差一步
- 文明只差一步
- 文明只差一步
- 一句名言的启示
- 一句名言的启示
- 文明只差一步
- 一句名言的启示
- 一句名言的启示
- 文明只差一步
- 文明只差一步(20)
- 一句名言的启示
- 文明只差一步
- 文明只差一步
- 现场施工管理员年终工作总结
- 建筑工地土建资料员年终总结
- 建筑专业个人工作总结
- 施工员年终总结
- 项目部资料员年终施工总结
- 建筑施工员年终工作总结
- 资料管理员年终工作总结
- 施工员工作总结
- 建筑工程施工员工作总结
- 建筑工程资料员11年个人工作总结
- 建筑监理资料员年终工作总结
- 2012年建筑资料员年终总结
- 房地产资料员年终工作总结
- 2011年建筑公司资料员年终总结
- 建筑公司合约部资料员年终总结
- 《要下雨了》写作指导
-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 一
- 《要下雨了》美文欣赏:下雨前的征兆
- 《要下雨了》趣闻故事
- 《要下雨了》重点字词的意思
- 《要下雨了》相关资料
- 《要下雨了》教学目标
- 《要下雨了》训练素材
- 《要下雨了》美文欣赏:秋天来了
- 《要下雨了》教学重点
- 《小壁虎借尾巴》老师语录
- 《要下雨了》范文习作:春天
- 《要下雨了》重点字词梳理
- 《要下雨了》教学难点
-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