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4
美丽的故事,一起读过瘾──让读的过程成为师生对话与生命体验的历程
【案例】
《小鹿的玫瑰花》教学片段
师: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件礼物。猜猜是什么?
(出示一束玫瑰花)
师:看看,闻闻。喜欢这件礼物吗?
生:玫瑰花很漂亮。闻起来也很香。
师:玫瑰的“瑰”读轻声就更好听了。
师:会写这几个字吗?让我们一起写──
(板书:玫瑰花)
师:关于玫瑰花还有一个美丽的故事呢!来,拿起书,我和你们一起读这个故事,没读通顺,没读过瘾,别停下来。
(学生读书)
【反思】
执教老师让学生初读课文──“来,拿起书,我和你们一起读这个故事,没读通顺,没读过瘾,别停下来。”简简单单,实实在在一句话,启示颇深。
──“我和你们一起读这个故事。”执教老师强调的是“我”和你们一起读。没有把自己当作是高高在上的“教师”,而是降低自己的姿态──“我和你们一起读”,与学生们共同感受文本,一起与文本对话。这样,对于低段的学生来说,更能够激发他们的读的兴趣,点燃他们的读的激情。《语文课程标准》中说:“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只让学生读课文,很少和学生一起读;或者最多是比读、引读、点拨着读……老师总把自己当“教师”看,在学生面前一副居高临下、盛气凌人的样子,很少站在学生的的一边去共同阅读,共同体验。这是教师在引导学生朗读时的通病。我们虽然对《语文课程标准》熟记于心,但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如何应用,如何体现,拿“美丽的故事,一起读过瘾”诘问自己:在读中实现生命平等对话,还需要“上下求索”啊!
──“没读过瘾,别停下来”。反观自己在平时的教学中,让学生初读课文时,总会这样说:“请同学们把课文读几遍,特别要注意生字和新词,遇到后要多读几遍,努力把课文读通、读顺。”然后学生开始读课文。这似乎也成了让学生读课文的指令性程式。而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往往会读了一遍课文,就习惯性地停了下来。坐在座位上干等着老师再发号施令,一脸老师让我们做什么,就做什么,老师让我们学什么,我们就学什么样子。学生读得非常被动,没有自主性也没有积极性。而教师常有意无意的责问:这帮孩子怎么这样,叫你们多读几遍,怎么这么快就停下来不读了?难道都把课文读通、读顺了?其实,那是因为教师没有平等地参与学生的读书活动,没有把学生当作是一个有独特感受的生命体,只是简单地把他们当作是一个接受命令的受体。“没读过瘾,别停下来”老师关注的是在读的过程中,学生对文本的感悟和对情感的熏陶,学生对生命的体验,让学生读过瘾。正像窦桂梅老师所说的:我们要充分相信学生,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主动学、主动悟。惟有到学生读过瘾,才能实现生命体验的历程。
“没读过瘾,别停下来”。这里老师让学生读课文的场面虽然没有描写,但可以想象,学生在老师这样的引导下,读课文时一定是书声琅琅,小脸通红的。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假如我是科学家
- 养蚕
- 教师节里的润喉糖
-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 观察
- 黄山导游词
- 观察豆子
- 开学了,我们笑了
- 胜似亲人
- 我的蝈蝈将军
- 时间都去哪了
- 再逢中秋
- 可爱的小猫
- 颐和园导游词
- 因为选择不同
- 图书馆员职业倦怠心理透视
- 群塔防碰撞方案
- 对现代企业管理中5S管理应用的探讨
- 现代企业管理体系下的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 探讨无线传感器网络LEACH路由协议的变化
- 园林施工定额管理
- 从三江并流想国企管理
- 企业管理会计现状与发展策略之我见
- 论法约尔管理理论在油田HSE监督工作中的应用
- 国有金融企业客户关系创新-市场营销管理论文(1)论文
- 关于优化劳务派遣管理的探讨
- 我国民营企业负债筹资探析-市场营销管理论文(1)论文
- 测量放线施工方案
- 浅议商业银行成本控制
- 国企管理应符合所有制性质
- 《春雨的色彩》考点链接
- 《春雨的色彩》作者介绍
- 《春雨的色彩》课件 教案讲义
- 《春天》
- 《春雨的色彩》知识点 生字
- 《春雨的色彩》课文结构分析
- 《燕子飞回来了》
- 《春雨的色彩》课件 教学建议
- 《春雨的色彩》知识点:阅读知识
- 《春雨的色彩》文章问题分析
- 《春雨的色彩》知识点:仿写例句
- 《春雨的色彩》作者其他作品
- 《春雨的色彩》知识点
- 《春雨的色彩》重难点分析
- 《春雨的色彩》随堂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