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1-27
《日月潭》教学反思
一、给学生浓浓的“情”
记得李吉林老师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倘若语文教学舍弃了情感,那么就失去了语文教学的灵魂,没有灵魂的教学,必然走进繁琐、机械、无效的死胡同。这句话给我极大触动,没有灵魂、没有情感的生命是可悲的;虽有灵魂然而情感麻木的生命是平庸的;只有高尚灵魂和细腻情感相结合的生命才是丰富的。所以,作为教者,最重要的是要给学生一个丰富的生命。在这节课中,我努力地给学生最浓的“情”。
这里的“情”首先指我对学生的关爱之情,我对课堂的投入之情。假若没有我的抛砖引玉,又怎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呢?
这里的“情”还具体指为学生创设一个浓郁的情境,让学生从中受到熏陶和感染。在导入中我利用多媒体为学生精心创设了“乘飞机旅游,听导游介绍”的场景。这个情境再现的是儿童生活中的场景,当学生进入了这个情境时,必然会激起情感,进而激发起对学习的兴趣,从而有助于他们体会到课文字里行间蕴含的情感。
这里的“情”还具体指作者在字里行间所流露出的对日月潭之美的赞赏之情。要体会这种赞赏之情,首先要让学生感受到日月潭之美。于是,我放手让学生自己读书,要他们从文中找出自己觉得最美的地方。所以“你觉得什么美?”是我教育的主线,只要学生真正体会到了美,那么这种“情”就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
二、引学生细细地“品”
《日月潭》是一篇写景的文章,景色的秀丽和作者的赞美都蕴含于文章之中,隐藏于文字之下。为让学生欣赏到这里的秀丽风光,感悟到作者的赞美之情,我采用了“品读”的方法,引导学生在读中品。如品读第一段的第三句话。刚开始,学生只能浅显地感觉到这句话美,可是究竟是哪里美?却说不出所以然。这时,我让学生再读,读后看看图和多媒体画面,再来体会哪里美,学生就能感受到“树木茂盛”很美、“群山环
绕”很美、“许多名胜古迹”也很美。并且学生还能用动作演示的方法来理解“群山环绕”这个难点词。这时再指导朗读就使“品”得以深化。教师的示范品读意在情激情中调动学生的兴奋点,使学生融入文章之中,使教师、学生、作者三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在“品”中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在“品”中培养学生的协作互助能力。除了引导学生品读之外,还利用模具演示的方法指导读。如第二段中对日月潭名称的来历的理解,就通过拼图的方式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
三、让学生真正地“活”
小语教学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学习语言的实践活动。为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发展”,教学应是没有强制的活动,禁锢的要解放,潜在的要诱发,从而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为了让学生能在课堂中真正地活起来,我做到了以下几点:
1、近低年级学生的心理,开课导入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让学生扮演小旅客去日月潭游玩,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活跃起来。
2、相信学生的能力,把课堂还给学生。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重在引导。相信学生能把书读好,一次没有读出来没关系,让他们继续读,直到能读出来为止。如“日月潭很深,湖水碧绿。”这句话,刚开始学生只觉着美,可是到底怎么美却感受不到。这时我就让学生再读,并且边读边看图体会。果然学生自己通过读、看,感受到了“湖水碧绿”很美,我及时肯定了他们的读法,并鼓励他们再读看能不能又有新的体会。于是,学生又通过自己读感受到了“很深”也说明日月潭美。就通过这样短短的一句话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了读书的过程,而不是简单地给他们一个结果。这种过程就是一种活。
新世纪,人们疾呼,要把语文课上成真正的语文课。什么是真正的语文课呢?我想,能够让学生体会到一种生活的乐趣,能够丰富学生语言的积累,能够让学生的潜能得以发展,能够让学生获得一定的学习方法,也算是一种真正的语文课吧。这也正是我在这节课中努力追求的。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胜似亲人
- 我的蝈蝈将军
- 时间都去哪了
- 教师节里的润喉糖
- 黄山导游词
- 观察豆子
- 假如我是科学家
- 开学了,我们笑了
- 因为选择不同
-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 颐和园导游词
- 观察
- 可爱的小猫
- 再逢中秋
- 养蚕
- 企业管理会计现状与发展策略之我见
- 浅议商业银行成本控制
- 群塔防碰撞方案
- 对现代企业管理中5S管理应用的探讨
- 论法约尔管理理论在油田HSE监督工作中的应用
- 我国民营企业负债筹资探析-市场营销管理论文(1)论文
- 关于优化劳务派遣管理的探讨
- 测量放线施工方案
- 图书馆员职业倦怠心理透视
- 从三江并流想国企管理
- 探讨无线传感器网络LEACH路由协议的变化
- 园林施工定额管理
- 现代企业管理体系下的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 国企管理应符合所有制性质
- 国有金融企业客户关系创新-市场营销管理论文(1)论文
- 《春雨的色彩》文章问题分析
- 《春雨的色彩》知识点
- 《春雨的色彩》知识点:阅读知识
- 《春天》
- 《燕子飞回来了》
- 《春雨的色彩》作者其他作品
- 《春雨的色彩》课件 教学建议
- 《春雨的色彩》课文结构分析
- 《春雨的色彩》知识点:仿写例句
- 《春雨的色彩》考点链接
- 《春雨的色彩》作者介绍
- 《春雨的色彩》课件 教案讲义
- 《春雨的色彩》随堂练习
- 《春雨的色彩》重难点分析
- 《春雨的色彩》知识点 生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