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2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十三
教材简析:
《乌鸦喝水》讲述了一只乌鸦通过动“手”动脑喝到水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遇到困难,要动脑筋.想办法.
教学目的:
1.认识“乌.处”等9个生字,会写“可.里”4个字.
2.朗读课文,理解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
3.让学生懂得动手动脑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精神,培养学生思考和实践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学习,其间,随机析字形,辨字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教师:晴天,太阳当空照,上完体育课后,同学们有什么感觉,最想干什么?学生回答。顺势让学生说一说“喝、渴”字的不同地方。
2.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小动物,它是什么呢?(出示乌鸦模型,板书乌鸦,鸟)看一看“乌”字与“鸟”字有什么不同?
想一想,有什么好办法能记住它。
3.教师:这只乌鸦啊,遇到了和我们同样的问题(出示第一幅挂图,要求学生看图),太阳天,乌鸦口渴,到处找水喝。(学生从图上不难看出,不远处的瓶子里有水,乌鸦可以去喝。)
教师:瓶子里有水,那就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出示第二幅图,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大家说一说有什么发现?(观察图画学生能够发现,乌鸦喝水遇到了困难。)教师一边听学生讲一边演示,使困难一目了然。
4.教师:乌鸦喝不到水,怎么办呢?让我们一起来帮帮它吧!
二、动手做,动脑想
1.要求学生用准备好的石子、瓶子、水亲自动手试试,看看乌鸦怎样才能够喝到水。然后请同学上台演示并讲述乌鸦喝水的过程。
要求其他同学注意观察,体会“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了”。
要求学生仔细听,让学生养成认真倾听别人发言的好习惯。
学生亲自动手做,能使乌鸦喝水的经过显而易见。这个活动使学生间接掌握了课文内容。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自己动手亲身实践的重要性。
2.教师:乌鸦想到的办法和同学们的办法一样吗?(出示第三幅图)那么,除了这个办法还有没有别的办法呢?
1.小组讨论。要求小组成员群策群力。看看还有没有别的办法。教师巡视,随机参与讨论。
2.全班交流,组织评议。
(要求各组组长汇报讨论结果,其他人认真听,并评议他们的办法行不行,为什么?)
三、课堂延伸,拓展思维
1.教师:同学们都肯动脑筋,这场辩论太精彩了,那么这些办法中,谁的办法最好呢?(不仅要求学生想办法,还要求学生从中选优,优中选特)。
由此看,这是只怎样的乌鸦?你们学习了乌鸦喝水的故事以后打算怎样做呢?
(学生回答后,老师给予小结,以突出单元主题:手和脑,两件宝。)
2.要求学生把乌鸦喝水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或者朋友听。
四、齐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最后,全班同学整齐地朗读一遍课文。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家乡的特产
- 第一次炒菜
- 我的小制作
- 《睡着了的国王的故事》读后感
- 美丽的西山
- 跳绳比赛
- 可爱的小金鱼
- 我家的小狗
- 读《倒出那粒沙子》有感
- 读《皇帝的新装》有感
- 青蛙
- 借书记
- 笋牙儿的童话故事
- 清明节
- 有趣的画鼻子游戏
- 浅谈“三段式”教学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应用(1)
- 谈一谈歌唱的舞台形体问题(1)
- 关于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探析(1)
- 论音乐表演艺术的三层境界 直觉•兴趣•风格
- 对古筝演奏艺术的几点探讨(1)
- 关于“新音乐”作曲新技法不断更替的问题(1)
- 交通工程安全设施的施工与管理
- 音乐演出市场究竟有多大(1)
- 元杂剧演述体制中的说书人叙述质素(1)
- 音乐与诗歌关系”笔谈(1)
- 采风观念的异化(1)
- 由当前古筝考级现象引出的思考(1)
- 切勿进行置身事外的研究(1)
- 六朝宫廷音乐活动类型考(1)
- 浅析视唱的技术处理(1)
- 《鸟的天堂》教案
- 《草原》教案
- 《梦想的力量》A、B案
- 《翠鸟》教案
- 《詹天佑》课堂教学片段实录和点评教案
- 《一夜的工作》教案
- 《草船借箭》的两种教法教案
- 《只有一个地球》教案
- 《给予是快乐的》教案
- 《落花生》教案
- 《看雪》教案
- 《匆匆》教案
- 《穷人》(第二课时)教案
- 《三个儿子》(第二课时)教案
- 《桂林山水》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