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6-12
发明充气雨衣的少年
北京难得下大雨,而且下了几乎整整一天。海淀区大钟寺小学下午放学后,外面仍在下瓢泼大雨。林恒韬在校门口等了一会儿,想在雨下得小一些再走。可是,一个个同学有的打着伞、有的穿着雨衣都从他身边走过去了。于是,他立即穿好塑料雨衣,毅然地冲进雨中,雨衣紧贴着身子,跑得越快贴得越紧,水流顺着雨衣往胶鞋里灌。袜子早湿了,脚像穿了铁鞋似的沉重,于是他索性脱掉胶鞋:光着脚跑回家。就这样,这位11岁的小学四年级学生感冒发烧了。
“要是雨衣不贴在身上就好了!但这怎么可能呢?”林恒韬躺在床上思索着。
3天后,他病愈上学了。尽管这几天天气晴朗,阳光明媚,可他却忘不了那场可恼的大雨。改进雨衣的愿望已在他心中生了根。
一个星期六的下午,全校师生聚集在礼堂里观看各班的文艺节目。舞蹈节目开始了,舞台两侧各有一排女学生在手风琴伴奏下摆出舞姿慢步走到舞台中央。她们穿着长裙,大半身被五颜六色的花绸裹了起来。突然,音乐的旋律变得短促、激越,小演员们个个双手卡腰旋转起来,原先像一根根管子似的裙子下摆逐渐膨胀,膨胀,就如一把花伞徐徐张开。
正当同学们拍手喝采的时候,林恒韬眼里的花裙变成了下摆张开的塑料雨衣,舞台上像在下倾盆大雨,雨水顺着张开的雨衣洒落在身体四周,而裤腿、袜子都是干的……他顿时发现自己好像一个迷路的孩子突然发现了指示方向的路标。
当天晚上,他找了一根铁丝,圈成一个大圆圈,用线缝到塑料雨衣的下沿。裙子般的雨衣做成了,可是在不用的时候,怎么把它收起来呢?
两个月之后,一个星期日,他去游泳池游泳。在更衣室里,拿出父亲刚买给他的塑料救生圈。他使劲往里面吹气,折叠成塑料薄片的救生圈一下子变成了一个富有弹性的大圆圈,这时,塑料雨衣、旋转着的长裙、铁丝圈,突然从他的大脑里冒了出来,和塑料救生圈融合在一起了。他觉得自己血管里的血液正在奔腾,一种说不出的兴奋劲儿涌了上来。他顾不上游泳,连忙跑回家来。
一进家门,他就用剪刀剪下救生圈的气门,又到厨房里取来水龙头的塑料软管,在父亲的帮助下,把塑料软管的两端连接起来,装上气门塞,并用线扎在雨衣的下沿上。他用力从气门里吹气,雨衣下沿像伞那样地张开了。
下雨天,他穿着这件雨衣去上学,雨水打在雨衣上,从四周淌下,再也打湿不了裤腿和袜子了。
充气雨衣就这样被一个11岁的小学生发明了。这项发明荣获了第1届全国青少年科学发明创造比赛一等奖。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划船
- 玫瑰蝴蝶
- 小兔子
- 我写的诗《甲秀楼》
- 送给幼儿园老师的诗
- 滑旱冰
- 值日
- 我
- 猫咪
- 明媚的春光
- 我的奶奶
- 植树
- 包饺子
- 企鹅
- 节约用水
- 论电影《金陵十三钗》对传统战争题材的超越
- 村民自治:理想制度与现实困境
- 商业电影价值观的表达对策
- 信息与政策及其制度分析
- 世纪之交欧洲社会党的变革
- 中国传统动画电影的传统文化、艺术元素
- 国家政权建设与乡村自治单位——问题与回顾
- 电视叙事声画一体论
- 有效政府的基本逻辑
- 中国武侠电影中的传统文化观
- 电视文化身份的多维度审视
- 论中国电视剧的文化策略
- 信访制度改革的理论分析和模式选择
- 论受害人有过错的数人侵权责任分担(1)论文
- 以创新推动电视新闻改革发展
- 《地球爷爷的手》教案
- 《借生日》教案
-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案
- 《快乐的节日》教案
- 《小壁虎借尾巴》第二课时教案
- 《小小的船》教案
- 《地球爷爷的手》
- 《两只小狮子》教案
- 《小小的船》教案
- 《雪孩子》教案
- 《荷叶圆圆》第一课时教案
- 《乌鸦喝水》教案
-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
- 《快乐的节日》教案
- 《乌鸦喝水》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