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17
我的教学故事──《画家和牧童》教学反思
在十年校庆研讨会上,我执教了《画家和牧童》,经过几番磨课,对课力求想体现得,理解得比较深刻,力从不同的角度引领孩子体会画家虚心的品质,出现了为时20分钟的句训,给人喋喋不休的感觉,令人遗憾,请看当时的片断:
(找到让你感到画家虚心的句子)
出示:这时,戴嵩把牧童叫到面前,和蔼地说:“小兄弟,我很愿意听到你的批评,请你说说什么地方画错啦?”
(哪些地方让你感到画家是虚心的?)
生:我从“和蔼”看出他很虚心,因为他对错误没有生气,没有恼火,而是亲切地询问,显得虚心。
师:平常谁对你和蔼地说过话。戴嵩和蔼地说着什么话?这话给你什么感受?
生:他是很愿意接受批评的。
师:批评的滋味好受吗?
师:为什么叫他兄弟呢?
师:那么客气,那么有礼貌地对待牧童,让我们觉得他真的很想知道自己的错误,非常的虚心好学。我倒在想,戴嵩干嘛要把他叫到面前说这话,又不是听不到?
师:我们知道,戴嵩是堂堂的著名大画家;我们也知道,牧童是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不起眼的牧童用得着戴嵩把他请过来,还那么有诚意地听他说?你现在明白吗?我们来做做虚心的戴嵩,和蔼可亲地读读这些话。如果,你能配上动作,或许会更像。
师:“这时”──这是在什么时候?是在一大片赞扬声中,突然传来这样一个声音的时候──放录音
这是一个怎样的声音?“炸雷”有多响?炸雷声会让地动山摇,小牧童的声音让地动了吗?让山动了吗?那震动的是什么?这些人,当时在想些什么?
就这样一个句子的体会用了将近20分钟的时间,也就因为此处所化这样长的时间导致课的拖堂,有了一种累的感觉,让我不得不反思。细细琢磨,我的觉得都是完美惑得祸。就因为能让孩子深深感悟画家虚心的品质,通过研读文本,反复研究,决定从“态度、情境、语言”三个角度出发,抓关键词体会,就因为反研究到的点都抓了,搞得面面俱到,反而变得说教味。看来还欠学会选择抓点,以点带面,千万别铺点。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下雨也有好坏
- 奥运有感
- 学骑单车
- 观羊
- 查字典
- 老师,您是……
- 鸟巢和水立方
- 串门
- 续写《坐井观天》
- 小鸟
- 自立买东西
- 我爱我的每一天
- 我愿做笼中鸟
- 我的梦
- 快乐的除夕夜
- 无证诊所禁不绝的原因及治理探讨
- 关于新民主主义理论形成发展规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爱国主义精神的科学内涵及其现实意义
- 古田会议开启党和人民军队建设新篇章
- 简析手术病人的心理特点分析及护理对策
- 基于新时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管理方法研究
- 东亚的政治权威与现代化
- 论析公民法律文化与公民参与行政
- 从科索沃危机看美国世界战略
- 基于抗震救灾精神的制度基础
- 关于发展廉价政府理论构建节约型政府
- 浅谈民主的理想与现实新论
- 浅谈江泽民对社会主义民族理论实践的丰富和发展
- 邓小平对生产力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 试论诺丁斯关怀伦理思想的人本价值
- 《小白兔和小灰兔》教学设计之三
- 《吃水不忘挖井人》
- 《王二小》教学设计之四
- 《称象》教学设计之七
-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之二
- 《快乐的节日》教学设计之二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八
- 《画家乡》第一课时
- 《王二小》教学设计之二
- 《四个太阳》教学设计之二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六
- 《称象》教学设计之五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五
- 《称象》第二课时
- 《快乐的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