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6-06
为什么要用“爬”字呢?──《爬天都峰》教学案例
今天第二节课我讲了《爬天都峰》这一篇课文。上课没多久,我就看见有只手举得高高的,我一看,原来是罗伟豪,他可是我班最喜欢提问的孩子。我请他起来说话,他提出个问题“课题为什么要用“爬”字呢?为什么不用“登”呢?山上不是有台阶还有扶的铁链吗?”当时我就鼓励说:“你提的问题很有思考价值,你真爱动脑筋。同学们,我们都来帮助罗伟豪解决这个问题,好吗?”“好!”同学们异口同声地答应了。
首先我就让学生们了解什么叫“爬”。“爬”就是手和脚一齐着地走路;爬行,匍匐。躯体贴地(如虫、蛇、龟)缓慢向前行。接着,我引导学生朗读全文,在课文中找出答案。
同学们都自主地组成了小组,自由地朗读起课文来。
“谁能告诉罗伟豪同学,你在书上找到什么答案。”有的同学说:“我从书上知道了天都峰很高,峰顶在云彩上面呢!”也有的学生说:“天都峰不仅高,而且陡,登山的石级和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听到同学们的回答,我及时给予肯定:“是啊,天都峰真是又高有陡啊。
我在网上找到了有关天都峰的资料,让我们一起走近──天都峰。”同时,我还利用多媒体出示天都峰的画面,并附有天都峰的简介:“天都峰是黄山“七十二峰”中最危险的三大奇峰之一。天都峰有‘非鸟难落脚,猿猴愁攀登’之说。”看着看着,同学们都发出了一声声感叹:“啊,这么高啊。
”“这么笔陡的石级真险啊,我如果在上面,脚一定会发抖的……”在同学们议论时,我就想引导学生亲身去体验一番。“如果这时你正站在这石级上,你会想些什么呢?”问题还没有说完,同学们纷纷抢着举起手来:“我肯定会很害怕。”;“我一定会紧紧抓着铁链不松手。”;“我会低着头看脚下的,不会转头去看后面的。
要不就会掉下去的。”大家都哈哈大笑,我也忍不住笑了起来:“是啊,这么又高又陡,而且很险的山峰,真叫人发颤啊!就象刚才陈彦杰说的那样,这样的山峰我们不可能直起身子走,只能紧紧地抓住铁链,慢慢地向上‘爬’,所以作者在这里用了‘爬山’而不是‘登山’。”
通过引导分析学生提出“为什么要用‘爬’字呢?”这个问题,我运用了引读课文、观察多媒体课件和有关画面和教师语言描述等教学方法相结合,使天都峰的形象在学生头脑中生动地再现。我觉得这样的开讲紧扣课题,承前启后,显得较为干净利落。我让孩子们在充分的读中感悟,通过朗读,来感悟天都峰的高、陡、险以及感受作者对天都峰的畏惧,为下文写小姑娘和老爷爷从别人的身上汲取力量,克服困难终于爬上天都峰作了铺垫。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咏柳
- 妈妈
- 登武汉黄鹤楼
- 稻香——勇敢地活下去
- 我的爸爸
- 假如我会七十二变
- 我是男生
- 第一次遇扒手
- 幸福的回忆在脚步前停留——我不知道什么叫幸福
- 假盲文
- 新年快乐
- 我渴望......
- 微笑,王者的风范
- 操场的四季
- 乡春
- 对于我国高校教师权益保护研究述评
- 为“学术型研究生”论
- 关于大学组织的应然理想与中国大学的实然现状
- 论大学信仰 运行机制 大学底线
- 关于大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研究述论
- 关于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的基本问题探析
- 试析学术评价应激发学者的学术生命
- 关于培养大学生职业能力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 关于中美高校学生管理手段差异分析
- 自我更新:论教师教学技能发展的新视点
- 关于英国教师教育大学化的变革与发展
- 试析对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问题的再思考
- 试析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中的量化研究
- 关于英语专业网络课程群资源建设模式与途径
- 对于高校教学督导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 傅聪带来如诗的“肖邦之夜”
- 永远的家书永远的情──重读《傅雷家书》
- 写给千里之外的孩子
- 一本爱读也怕读的书
- 记傅雷:怀念远去的大师
- 我写《傅雷画传》
- 傅雷家书一则
- 傅雷之死
- 傅雷家教薪火相传
- “老顽固”傅雷
- 傅雷给梅纽因的信
- 傅雷格言
- 聆听父亲的叮咛
- 傅雷简介
- 洁白的纪念碑──读《傅雷家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