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6-27
《灰雀》教学反思
《灰雀》是第二组课文的第一篇,也是学生学习如何通过人物对话揣摩人物心理的第一篇。所以,这方面就是我教学准备的重点。
在备课的过程中,针对2~10这一重点段落,我采取了分别品读,要句揣摩的方式。具体做法是这样的:我先让学生自由读这一步分,划出列宁所说的话,逐句品读,揣摩人物心理。归纳出列宁心里变化的几个层次,以示列宁对小鸟的爱。接着再根据列宁的话,对照小男孩的话,发现男孩心中的秘密及心理变化。
凑巧的是,这篇课文我在303、304分别上过,两次上收效不同,比较之下我有了新的发现。在304班上的时候,我让王光划出列宁的话,再范读,让生体会其心理变化,再指名读,分小组读等各种形式来品读,其间我作适当指导。因为初上,环节跟得紧,没发现什么大问题,内容就圆满完成了。
但紧接着在303班,问题就暴露,学生已预习,不是原始认知,逐句揣摩使他们疲惫。只到了最后分角色表演时,来了点精神,但几个人朗读,全班其他同学没事干。虽然我说过,让他们当评委,但仍有人的新思飞到了窗外。下课后,我想了想,发现了问题:
分别体会列宁与男孩的话固然有好处,但我忽略在一论对话结束后的整体感知。我想我本可以,以几轮对话的形式分解课文,进行品读,这样学生就不用每每回过头去找刚才列宁(男孩)说了什么。另外,我还应加强朗读的次数及指导,在整体感知丰满以后再进行细节上的品读指导。
另外,在第一课时的生字教学中,我也有很多做得不好的地方。比如我教生字花了2/3的时间,且组词与拼读等环节断开了,而不是连续进行,显得不够紧凑。
我想今后我需要改进的是:教给学生识字方法,鼓励学生自主识字。在课堂上的生字教学应突出重点,节奏紧凑地进行。
不过值得肯定的是:学生们对列宁的宽容,善解人意理解得很到位。并且在304上时,我本人的范读对孩子揣摩人物内心还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的。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比长短
- 接着画
- 保护生鸡蛋
- 人蚜大战
- 2分钟的考验
- 难忘的元宵节
- 爱之歌
- 小淘气
- 图形的剪拼
-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 弹杏核
- 念亲恩
- 我学会了发短信
- 公共汽车上
- 画头像
- 美术艺术语言审美认知
- 历史思维能力在整体化课堂教学模式中的培养
- 二人转表演艺术的美学特征
- 提高学生绘画能力的教学做法
- 谈历史高效课堂中如何运用语言艺术
- 处置磷酸盐矿石的方式
- 论刘勰的视听觉美学思想
- 宗白华美学与中国哲学精神
- 对于报纸与戏曲关联的演进刍议
- 从缠足洗脚谈民主课堂的形成
- 公共艺术教育引入地域性资源
- 论超写实素描新探
- 文化艺术中心在文化中的作用
- 对长丰县江淮分水岭易旱地区综合规划与研究
- 谈高中生物教学与初中生物教学的相关性
- 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有感
- 作文: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有感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读后感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实录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杂谈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难句解析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中心思想
- 剖析人物语言 洞察内心情感──评洪婵娟老师《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结构分析
- 作文: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有感
- 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有感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课后题解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读后感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读后感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词句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