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分析> 《古诗两首》片断赏析

《古诗两首》片断赏析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5

《古诗两首》片断赏析

【学习目标】

1、流利、有感情与朗读和背诵两首古诗。

2、抓住关键词句,读中感悟,理解诗人表达的思想情感;渗透热爱家乡、珍惜亲情的教育。

3、拓展阅读古诗《杂诗》《夜雨寄北》等,激发学生自读古诗的兴趣,进一步感受怀乡思亲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导入〗

小朋友,你喜欢背古诗吗?我们一起来背诵一首古诗──李白的《静夜思》。(师生配乐背诵《静夜思》)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静夜思》的意思吗?(“思”在这里是“思念故乡”的意思)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两首古诗也是表达思念家乡感情的。

(通过背诵学过的古诗,挖掘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教师借助《静夜思》这首学生们熟悉的诗,唤起学生初步的情感体验,为学习新课作铺垫。)

〖新授〗

一、学习《夜书所见》

1、出示诗题、作者姓名。读诗题,解题,抓住“见”字提问,诗人此时见到怎样的情景?让我们先自己读一读,想一想,不懂的词语查一查注释。

2、指名读诗。读中引导学生想象诗中的景象──梧叶、秋风、儿童、促织、篱落、灯,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诗意。

(抓题眼“见”,牵一发而动全身,带动整篇古诗的学习。)

3、请大家再自己读读这首诗,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引导朗读交流,读中感悟。抓住“送寒声”“动客情”“一灯明”这些关键词语,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此刻的心情。

(萧萧的秋风吹动梧桐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他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孩子们在捉蟋蟀。这样的景象令他倍感亲切,也许他由此想起了自己的家乡和童年吧?)

附:教学片断

片断一:

师:现在谁来给我们展示一下自己的朗读?

(生读诗。)

师:读得真好啊!我刚刚听你把“送寒声”的寒读得特别好,我想问问,你是怎么读得这么好的呢?

生:我觉得我是把诗读得有感情了。

师:是啊,你想,萧萧的秋风啊,把梧桐叶吹得纷纷落下来。诗人此时会有怎样的感觉?

生:有点寒冷的感觉。

师:诗人是觉得身上寒冷吗?

生:除了身上寒冷外,他肯定也很心寒,他现在一个人在外地,肯定很孤独。

师:你体会得好啊!诗人此时孤身一人在外地,看到萧萧的秋风吹落树叶,心里感到非常孤独。请你再读一读这句诗。

片断二:

师:谁来读读后面两句诗?

生:知有儿童捉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师:此时诗人看到这些情景,又会想到什么呢?

生1:他会想到自己的亲人。

生2:他会想到自己的亲人和自己童年时的伙伴。

师:是啊,他可能会想到自己童年时跟小伙伴们一起捉蟋蟀的场景,可能会想到小时候一起玩时有趣的事,可能会情不自禁地笑出声来,可是现在呢?自己一个人在外地,童年的伙伴们还能记得我吗?再读一读,好吗?

生:儿童捉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知有儿童捉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师:诗人一个人在外地,多孤单啊!读──

生:知有儿童捉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师:他看到萧萧的落叶,看到捉促织的儿童,他心里又是多凄凉啊,读──

生:知有儿童捉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这个环节开始,教师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诗境,既帮助学生理解了内容,避免逐字逐句的讲解,也进一步渲染出诗的意境,不失为理解古诗内容的好方法。阅读教学提倡“强化初读、延迟开讲”,古诗教学更是如此。“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在这里,教师指导学生反复地阅读诗句,把这首诗的感受读出来,进而抓住关键语句研读体会,与诗人的心灵对话。)

4、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谈谈自己的亲身经历。师生一起交流读诗的感受。

(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来理解体会语言。这个环节的设计,教师和学生平等交流阅读感受,帮助学生更好地迁移情感,与诗人对话,进而达到对诗情有更深的体会。)

二、学习《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介绍诗人的背景:唐朝诗人王维15岁时离开了故乡到长安去参加科举考试,20岁时考上进士。在这段时间里,他一直漂泊在外,自然会产生思乡之情,尤其是佳节到来之际,这种情感更加强烈。

2、出示诗句,师配乐诵读:

读诗题,解题。抓住“忆”字引入诗文学习。

附:教学片断:

师:谁来给我们读读诗题?

生1: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师:这么长的题目你能读好很了不起!谁再来读读?

生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师:九月九日是什么日子?

生:是重阳节,是亲人团聚的日子。

师:在人们团聚的日子里思念在山东的兄弟,山东是山东省吗?

生:不是,是华山以东,是作者是家乡。

师:对了,是华山以东,那么这个题目意思还可以怎么说?

生:重阳节思念自己家乡的兄弟。

师:是啊,当人们用传统的方式来庆祝节日的时候,独在异乡的诗人怎能不更加怀念家乡的亲人呢!自己读一读,想想诗人此时会怎样“忆”亲人?

(当学生的情感到达了一个高潮的时候,教师凭借创设的情境,利用学生被激发的情绪,引导学生想象画面,把学生带入另一个思乡念亲的情境中。再一次抓住题眼──“忆”来带动全篇的教学。)

3、你认为哪个句子最能表达诗人此刻的思念之情?读给大家听听,再说说你的体会。

教师相机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每逢佳节倍思亲”,从“倍”字生发联想──诗人平时就常常想念自己的故乡,每到佳节良辰,思乡之情尤切,更加凸显诗人客居他乡的孤独。

附:教学片断

师:重阳佳节,秋阳高照,遥想此刻兄弟们一定插上茱萸香草了,一定在钦菊花酒了,一定在登高远眺了,你们可知道,我──

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师:我仿佛听到了兄弟们的欢声笑语,他们一定正惦念着我。我的心里又多了一丝安慰。“遥知──”

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师:“遍插茱萸少一人”,唯独少我一个人啊,怎能不让我──

生:每逢佳节倍思亲!

(一节课学两首古诗,抓重点词句深入研读,能更高效地达成学习目标。)

4、师生合作,有感情诵读全诗。

看着课本,当这两首诗同时呈现在你的面前,当你读出两们生活在不同时代的诗人共同的思乡怀亲之情时,你想对家乡对亲人说些什么?

5、小结:

我们能生活在自己的亲人身边,是多么幸福!我们能认识这么多朋友,大家就像一家人似的愉快相处,是多么幸福!幸福就在我们身边,我们在感受亲情的同时,更应该珍惜亲情。时刻记得关心我们身边的人,也让他们感受到幸福。

(引导学生抒发对家乡对亲人的爱,体会亲情的重要,懂得感受亲情,珍惜亲情。)

6、师生配乐背诵两首古诗。

〖拓展延伸〗

古往今来,怀乡思亲的人们留下了许多千古佳句。出示《杂诗》《游子吟》《夜雨寄北》《渡汉江》等,这些是老师从书籍、网络中查找到的。课后,同学们还可以再找一找,把自己喜欢的背下来,我们来开个“九月九日诵诗会”。

(“学习即生活”,仅仅靠课堂上几十分钟是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的,让学生走进与课堂学习内容相互关联的世界,走进更广阔的生活课堂,才是真正的积累,才是真正的学习。)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周围的邻居
为环保献计策
视和我的家庭
运动员拿高薪的看法
微软黑屏
教师节那一天
微软黑屏
朋友
们为什么要学中文
你自己
最喜欢的运动明星
我的快乐童年
一个有礼貌的人
如你挖到了古董
品安全英语作文
浅议以美育德:美学实用化在大学德育中的作用与实现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浅谈合作的教师专业发展
浅谈学校在学校体育伤害事故中的归责原则及法律责任
论析发挥教研组主阵地作用提高校本研修的实效性
继续以改革创新精神探索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1)
试谈对当代大学生的道德培养
军事工业竞争力测算参数与模型研究
浅谈优化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实践性知识视角下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浅议日本税理士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关于学校体育伤害事故法律问题研究
浅谈自主教学模式在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
中部地区服务业的比较分析与发展对策(1)
浅谈大学生网络诚信意识的培养
浅谈信息教育中的道德培养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之十
《乌鸦喝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太阳》教学设计之一
《太阳》教学设计之二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四
《小小的船》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之十一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五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十四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之十二
《小小的船》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四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七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之九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六
《小小的船》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