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4
“挑促织”中的“挑”该怎么读──《夜书所见》教学有感
语文课上,我们正在学习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在三年级上册《9、古诗两首》南宋诗人叶绍翁的《夜书所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篱落深深一灯明。”)时,有学生问我:“老师,‘挑促织’的‘挑’应该读哪个声调呀?”当时我也愣住了,备课时怎么没想到这个问题呢?课文的注释讲:“挑促织”就是“捉蟋蟀”的意思。我随手翻了《现代汉语词典》,是这样解释的:
1、tiǎo
①用竿子把东西举起或支起来:挑帘子。②用条状物或有尖的东西拨开或弄出来:挑灯芯,挑刺。③拨弄,引逗:挑衅,挑战。
2、tiāo
①用肩担着:挑水,挑担子。②挑、但的东西:挑着空挑子。③选,拣:挑错,挑毛病。
我把这两种读音的几个义项分别讲给学生听,并请他们根据意思选择正确的读音。经过思考,孩子们举手了。大多数同学认为应该选择“用条状物或有尖的东西拨开或弄出来:挑灯芯,挑刺。”这个意思,因为如果蛐蛐钻到洞里了就得用小木棍把它挖出来。但也少数学生不同意,但也不知道该怎么读。
我想,如果结合诗境来讲,应该读tiǎo,可是在tiǎo的义项里却没有“捉”这个意思。选择tiāo就更讲不通了。
“挑促织”应该怎么读呢?古代文献中是否有据可查呢?
最后,只好向我的师专文学老师王光福先生求救了。王教师经过思索,告诉我:
“宋代词人张鎡在他的《满庭芳·促织儿》中写道:‘儿时曾记得,呼灯灌穴,敛步随音。满身花影,犹自追寻。’想必,孩子们晚上提灯捉蛐蛐时,尽管脚步轻轻,机敏的蛐蛐还是听到动静躲到洞里。用水灌洞而不出,那么就只好挖洞掘之。那么这个‘挑’字,就是‘抠,挖’之意,联系辞典里的解释,就与‘用条状物或有尖的东西拨开或弄出来’的义项接近了。说得再简单点,就是‘捉’了。”
听君一席话,茅塞顿开,同时心中又有“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感觉。当我把这个解释跟同学们讲述时,孩子们都同意我的观点──确切地说,应该是王老师的观点。虽然也曾经为自己的孤陋寡闻脸红过,不过,总算有据可查地把问题解决了,心里还是十分惬意。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狗宝宝出世
- 我爱吃西瓜
- 金银花开
- 我爱白杨树
- 菜市场
- 小草
- 马齿苋
- 我家的绿萝
- 臭海棠花
- 我家的仙人球又开花了
- 桃花
- 外公家的南瓜
- 向日葵
- 神奇的礼物
- 吊兰
- 对水产养殖废水的生物处理技术应用及发展的思考
- 浅述奶牛传染病检测和预防措施
- 向俺奶牛 看齐
- 动物研究显示一大脑受体可调控食欲
- 畜禽疾病临床诊断和健康养殖培训班
- 林下养鸡球虫病的诊治
- 本刊读者服务部隆重推出药用水蛭人工养殖技术培训
- 几款畅销的畜禽养殖专用产品
- 浅谈高铁酸钾在水产养殖中的实际应用
- 如何改善淡水养殖水体的水质
- 益生菌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 野味珍品果子狸人工养殖前景广阔
- 春季严格五管理甲鱼养殖效益高
- 中国水产学会水产生态健康养殖与设施化养殖培训班
- 饲养管理方式对黑白花奶牛生产性能和养殖效益的影响分析
- 《七律·长征》课文题解
- 《七律·长征》课文导学
- 《七律·长征》近义词反义词
- 《七律·长征》课文结构
- 《七律·长征》难句讲解
- 《七律·长征》案例分析
- 《七律·长征》预习提示
- 《七律·长征》词语解释及造句
- 《七律·长征》教学片断赏析
- 《七律·长征》教学片断
- 《七律·长征》教学反思
- 《七律·长征》篇章结构
- 《七律·长征》教学反思
- 《七律·长征》教学杂谈
- 利用网络,优化课堂教学──《七律·长征》网络课教学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