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5
骆驼传说
在蒙古族里流传着一个关于骆驼的美丽传说。有一位美丽善良的牧羊女与一个英俊勇敢的小伙相亲相爱,是人人羡慕的的一对金童玉女。当地一个有权有势的王爷的儿子,也看上了牧羊女,想娶牧羊女为妻。牧羊女自然誓死不从,王爷儿子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将牧羊女抢到自己家里。小伙子心急如焚,但是王爷家权倾一方,小伙子根本无法靠近。有一天,小伙子在睡梦中梦见自己得到了一峰黑狮子。黑狮子每天夜晚驮着他,轻而易举地飞过了王爷家的高墙大院,与牧羊女约会,天亮之前两人才依依不舍地分手。后来两人的幽会终于被王爷儿子发现,小伙子和姑娘都被抓住,并被野蛮地处死。两人死后,姑娘化作了沙漠中的一片绿洲,小伙子则变成了一只天鹅,每天在绿洲的上空盘旋,永远也不再飞走。这个传说表现了人们对于沙漠里骆驼与人、人与大自然那种水乳交融的感情。
在几千年的历史中,蒙古族人世世代代在草原上生存,都由马和骆驼伴随自己左右。蒙古族人养马,那是战车;养牛,那是泉水(牛奶);养羊,那是食物;养骆驼,那是交通工具。所以说,蒙古人与马、骆驼的关系,就像自己的孩子、亲人一样,马、骆驼老了以后,绝对不杀,而是将其埋葬。
骆驼是随葬品,蒙古人不管生前贵贱,人死了以后都是用骆驼陪葬。陪葬时,一定要让小骆驼看着父母与人一起被埋进去。这时的小骆驼已经在三岁以上,断了奶。埋上以后,马和羊将整个墓坑踏平。在这个过程,人们一直唱着哀乐,拉着马头琴。蒙古人的习俗是死后不占用土地,生于草原,死后又归还于草原。这符合自然的规律,天人合一,物我一体。埋葬完祖先后,牧民就离开了这片区域,到其他地方放牧。明年时,墓地上将会长出一片茂盛的草来。由于草原广阔,牧民一般很难找到先人埋葬的地方。这时,只要再拉起马头琴,过去的小骆驼就会顺着马头琴,踏着原来走过的路去找自己的父母。等小骆驼不走了,那就到了祖先埋葬的地方了。骆驼通人性,记忆力很好。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雨下的女孩
- 方便面里的母爱
- 放风筝
- 我家的吊兰
- 机灵的鱼儿
- 五彩缤纷的童年
- 大顶山的愤怒
- 一堂难忘的课
- 愚人节“自愚”
- 蛋炒西红柿
- 网络生活
- 菜鸟VS大虾
- 童年趣事——扳螃蟹
- 放飞童年
- 玩枪
- 欧盟反倾销公共利益的评价标准及其应用-公共政策论文
- 国内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的策略-公共政策论文
- 关于学校心理服务的实践模式分析
- 浅议新课程背景下的历史学习模式
- 以偿付能力监管为目的的保险公司审计研究
- 经济责任审计目标实现的推动力——审计结果完全公开
- 我国企业清洁生产审计文献综述
- 公路绿化的作用及其养护管理-公共政策论文
- 如何解决合作社面临的成本支付问题-公共政策论文
- 谈谈如何进行盈余管理-公共政策论文
- 浅谈现代中学教育中的关键问题与分析
- 试析美国学校心理学的发展与现状
- 关于缓解教师职业压力的柔性领导管理策略
- 浅析社会成本控制与管理的涵义和实质-公共政策论文
- 浅谈中职英语课堂参与性教学的思考
- 《春雨的色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春雨的色彩》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春雨的色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春雨的色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春雨的色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春雨的色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柳树醒了》教学设计
- 《春雨的色彩》教学设计
- 《柳树醒了》教学设计
- 《春雨的色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柳树醒了》教学设计
- 《春雨的色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春雨的色彩》第三课时教学设计
- 《柳树醒了》教学设计
- 《柳树醒了》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