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知识扩展> 骆驼传说

骆驼传说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5

骆驼传说

在蒙古族里流传着一个关于骆驼的美丽传说。有一位美丽善良的牧羊女与一个英俊勇敢的小伙相亲相爱,是人人羡慕的的一对金童玉女。当地一个有权有势的王爷的儿子,也看上了牧羊女,想娶牧羊女为妻。牧羊女自然誓死不从,王爷儿子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将牧羊女抢到自己家里。小伙子心急如焚,但是王爷家权倾一方,小伙子根本无法靠近。有一天,小伙子在睡梦中梦见自己得到了一峰黑狮子。黑狮子每天夜晚驮着他,轻而易举地飞过了王爷家的高墙大院,与牧羊女约会,天亮之前两人才依依不舍地分手。后来两人的幽会终于被王爷儿子发现,小伙子和姑娘都被抓住,并被野蛮地处死。两人死后,姑娘化作了沙漠中的一片绿洲,小伙子则变成了一只天鹅,每天在绿洲的上空盘旋,永远也不再飞走。这个传说表现了人们对于沙漠里骆驼与人、人与大自然那种水乳交融的感情。

在几千年的历史中,蒙古族人世世代代在草原上生存,都由马和骆驼伴随自己左右。蒙古族人养马,那是战车;养牛,那是泉水(牛奶);养羊,那是食物;养骆驼,那是交通工具。所以说,蒙古人与马、骆驼的关系,就像自己的孩子、亲人一样,马、骆驼老了以后,绝对不杀,而是将其埋葬。

骆驼是随葬品,蒙古人不管生前贵贱,人死了以后都是用骆驼陪葬。陪葬时,一定要让小骆驼看着父母与人一起被埋进去。这时的小骆驼已经在三岁以上,断了奶。埋上以后,马和羊将整个墓坑踏平。在这个过程,人们一直唱着哀乐,拉着马头琴。蒙古人的习俗是死后不占用土地,生于草原,死后又归还于草原。这符合自然的规律,天人合一,物我一体。埋葬完祖先后,牧民就离开了这片区域,到其他地方放牧。明年时,墓地上将会长出一片茂盛的草来。由于草原广阔,牧民一般很难找到先人埋葬的地方。这时,只要再拉起马头琴,过去的小骆驼就会顺着马头琴,踏着原来走过的路去找自己的父母。等小骆驼不走了,那就到了祖先埋葬的地方了。骆驼通人性,记忆力很好。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爱家乡的梨
我爱家乡的徐浜桥
钓青蛙
海边游记
福娃奥运漫游记
聪明的老爸
我爱家乡的湖
雷阵雨
手指品尝家"郭振宇"
海南游记
参观中华恐龙园
紧急集合
我爱故乡的桥
第一次上台演出
黄鳝养殖越冬管理技术
黄鳝养殖:风险与收益并存
黄金养殖项目——淡水龙虾
提高黄鳝养殖效益的技术措施
黄鳝养殖真挣钱 当年投苗当年上市
养而不爱如养猪,爱而不敬如养狗
黄鳝人工养殖越冬技术
网箱黄鳝养殖技术
“瘦肉精”事件曝光 养猪户该知道什么?
黄鳝无公害养殖防病两措施
黄鳝养殖有钱赚
黄鳝养殖管理技术
黄鳝网箱生态养殖技术
关于养猪业发展的探究
黄鳝养殖的水草管理
《祖父的园子》课文理解
淡淡的感伤,深深的怀念──《冬阳·童年·骆驼队》课堂实录
《冬阳·童年·骆驼队》第一课时课堂实录
记一节冷汗直流的语文课──《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反思
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冬阳·童年·骆驼队》片断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片断及反思
《祖父的园子》教学片断
《祖父的园子》教学杂谈
何为“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看问题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实录
《祖父的园子》探究感悟
走进作者 领悟写法 提升写作──《童年·冬阳·骆驼队》教学实录
《祖父的园子》教学思考
《祖父的园子》相关链接
奶奶的菜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