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5
《孔子拜师》参考资料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zōu)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一生言行,被他的学生编成《论语》一书,流传于世。在两千多年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儒家文化逐渐成为中国的正统文化,并影响到东亚和东南亚及世界各国,成为整个东方文化的基石。由于孔子的卓越贡献和深远影响,他被中国人尊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我国政府决定每年9月10日为教师节。
我国台湾地区把孔子的生日9月28日作为教师节;美国也于1971年由美国两院法定通过把每年的9月28日定为教师节。
孔子曾经向老子请教过历代礼乐制度方面的问题,这在历史上是很有名的故事,不仅见于《史记》等正史记载,也见于老子彩图(相传春秋末期)和汉画像砖。在洛阳市东关大街北侧有一座碑楼,据传就是孔子入周问礼处。
老子:春秋末期思想家、道家创始人。春秋末年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人)。关于他的生平,史料记载不多,先秦古籍如《庄子·天下》,称老子为老聃,以老为姓,以聃为名。还有一种说法是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据司马迁《史记》记载:“老子姓李,名耳,字聃。”
老子曾任周朝的守藏史,著《道德经》五千言。他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后世道教将他尊奉为祖师。太上老君是道教对老子的尊称。老子思想不仅对中国影响深远,在世界上的影响也很广泛。
古人的名、字与号:中国古人的姓名比现代人要复杂一些,大体有姓、名、字、号四项。名,是婴儿出生后由父亲取的。字,是男子二十岁成年举行冠礼,及女子十五岁举行筓礼时取的,是人的正式称谓。号,是有一定名望和文化的人,为表示自己的思想志趣而取的。
古人在名、字、号的使用上,有一定原则和习俗。不论尊卑,自称通常用名,不能用字,以示自己谦虚有礼;对别人则不能直呼其名,而以字相称。
曲阜“三孔”:曲阜市位于山东省中部,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公元前11世纪春秋战国时期鲁国的都城,是儒家学派始祖孔子的故乡。曲阜的孔府、孔庙、孔林,统称“三孔”。孔府,旧称“衍圣公府”,是孔子后裔的官署和邸宅。占地16公顷,各式建筑463间,所藏历史文物十分丰富。孔庙是祭祀孔子的地方,孔子逝后第二年(公元前478年),鲁哀公将其故宅改建为庙。后来,历代帝王对孔子不断加封,孔庙规模也随之不断扩大。占地21.6公顷,各式建筑466间。孔林是孔子及其家族的墓地,占地二百多公顷,古木参天,碑揭林立。
曲阜“三孔”
以其丰厚的文化积淀和悠久的历史而著称,于1994年12月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青云山游记
- 中国真伟大——神州六号起飞
- 一张盗版CD的无奈
- 真人雕塑
- 砍甜高粱
- 《封神榜传奇》读后感
- 十一见闻
- 钓螃蟹
- 游金乡沙滩记
- 夕落
- “十一”见闻--游在大西北
- 我考了60分
- 绿毛龟
- 校园里的升旗台
- 小兔飞飞历险记
- 创新意识与小学语文教育
- 谈中途接班的班主任工作心得
- 审计风险管理探讨
- 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点
- 浅谈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
- 风险导向审计在我国的运用及推广
- 语文教学要走向“会意得言”的统一
- 荡起终课前的涟漪——谈语文课堂的结束语
- 信息化环境下审计的重点和难点探讨
- 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几点探索
- “文包诗”课文教学初探
- 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 企业会计准则与税法的差异及协调
- 对强化行政事业单位审计的几点想法
- 关于小学生说谎作文的几点反思
- 《大自然的语言》结构分析
- 《大自然的语言》阅读测试题
- 《大自然的语言》中心意思
- 《大自然的语言》课文简析
- 《大自然的语言》基础知识题
- 《大自然的语言》同步达纲练习
- 《大自然的语言》写作特色
- 《大自然的语言》写作特色
- 《大自然的语言》重点语句分析
- 唐宋诗中的物候
- 《大自然的语言》重难点突破
- 《大自然的语言》语法修辞
- 《大自然的语言》课文背景知识
- 《大自然的语言》重点难点
- 《大自然的语言》学法导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