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知识扩展> 《论语》头条奠定孔子万代师表的地位

《论语》头条奠定孔子万代师表的地位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3-15

《论语》头条奠定孔子万代师表的地位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段话,位于中国学术第一经典《论语》的第一章第一段,可以说是老少皆知,是中国古文中知名度最高的语录之一,但理解的人却寥若晨星。

说理解这么一段著名古文之难,这倒不是我提出来的。照现行通常的解释,这段话三个反问句各说了一层意思。每一句说“复习”的重要性,因为倘“学而不习之”,就不“悦”了;第二句说“远交”的重要性,因为若“有朋从近处来”,就没啥可“乐”;第三句说调节情绪的重要性,因为假使“人不知而愠”了,就不“君子”了。这三层意思合在一起到底要说什么,“由于缺乏语境,很不容易确切解释”(金良年《论语译注》),可见是段历史疑案。那么,这段莫名其妙的话又怎么会放在一部《论语》的头条位置上呢?南怀瑾先生说:“孔子因此便可以做圣人了,那我是不佩服的。”南先生在《论语别裁》中作了一翻新解,而他的解释,还是不能使我“佩服”。

现在,来谈谈我的理解。

南先生认为第一句话的关键词是“时”与“习”,而“习”更重要;只要把“习”理解为“见习”、“体验”而非“复习”,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但把“习”提高到相当于今人所说“实践”的高度,乃是南先生的发挥,熟悉先秦古文的应该知道,“习”在当时一般只有复习而熟知义,表示“实践”,与“学”相对而言的,另有一词“行”,或用“道”,“习”恐怕到南先生发现其价值前,从未担负过“实践”、“体验”之重任。

所以,第一句的关键词不在“习”而在“学”。按《说文解字》,“学”有“学习”与“教育”相反的两个义项。繁体“学”,上部“爻”代表知识(“爻”指《周易》中“爻”辞,《易》学为当时非常重要的学问),“臼”代表膝盖,膝下有子,膝上有《易》书,会意父以爻授子,或子于父膝下学爻。《老子》中,据我考证,所有的“学”都作“教育”解,而《论语》中,也有许多“学”字应作“教育”解,但到《孟子》、《庄子》、《荀子》成书年代,“学”就只有“学习”义了。但《老子》、《论语》中也有“教”字,这又作何解释?据我考证,“学”作“教”解时指的是“身教”,而“教”则指“言教”。老、孔时代,身教重于言教,“礼乐射御”都非身教不可,唯“书教”可言教,故泛指教化,也用“学”。不像到《孟子》时代用“教”来泛指教育,也许反映了其时已言教重于身教的现实。

所以,第一句话应该意译如:“在教别人的同时,又能经常复习学过的知识,这不是很开心吗?”这是民办学校教师的自得其乐。

第二句的关键词则在“朋”。《论语》中除此处外,或“朋友”连称,或单称“友”,再无单称“朋”而指“朋友”的。而且,“同门为朋,同志为友”,“朋”还是古代的基层行政单位,“八家为邻,三邻为朋”,因此“朋”是近邻密友,怎么会“自远方来”呢?故而,这里的“朋”应取其本义,为串在一起的贝壳,即古代钱币。据王国维先生说,《周易》中“朋”多为此义。这句话意为:“有持币从远方而来拜师的,不很令人快乐吗?”

孔子办学,是收学费的,他也以此为生。孔子认为这不仅没什么不光彩,而且是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的。这就引出了下面“人不知而不愠”这句话。“知”不是一般的“知道”、“了解”。孔子时代,“士”民(包括武士与文士)唯充当官吏、门客而可谋生。选士还没有科考制度,全靠乡里推举、官长赏识选拔。这赏识、选拔与推举(越来越徒具形式,就像文革中工人、贫下中农推荐工农兵大学生),就是“知”、“知遇”之“知”。故当时就有“士为知己者死”的话。而孔子说,民办私立学校教师,有了一份稳定的收入,弄得好,还有人从远方跑来供养以求学,这样,就可以做到“人家不赏识也不烦恼,这不很有贵族(君子)风度(人格之尊严、独立之精神)”吗?

这样理解,整段表达了民办教师的价值观。尽管可能有自嘲之意,但已充分证明孔子是自觉建立中国知识分子话语的第一人。尤其是他使民办私立学校教师与贵族老爷平起平坐,同称“君子”,在当时具有革命意义。这段话奠定了孔子万代师表的地位,放在《论语》头条,得其所哉。

以上是我撰写《还吾庄子》、《还吾老子》过程中所得的副产品。我发现,对古籍经典的注疏训释,不仅是《老子》、《庄子》,包括《论语》在内,都存在着严重的误读与曲解。而还这些古典名著的本来面目,对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的人文精神,对改善现世人类精神与物质文明发展很不协调的状况,自有其非常重大的意义,当不能以“钻故纸堆”视之。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钓鱼对抗赛
我终于“投降”了
我的课余爱好
我发明的机器人
我家的植物
粗心的小花猫
我的奶奶
人类的未来
检查作业
美丽的玉鼎广场
老鹰捉小鸡
猫师傅和老虎徒弟
小乌龟
我和妈妈谈奥运
捉知了
试论体验教学理论的教学活动设计研究
关于学前教育声乐课教学改革初探
全球金融危机下中国金融法律制度的出路(1)论文
探析基础教育阶段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
构建“低碳经济”法律保障机制之思考(1)论文
我对美学方法、学科定位及审美价值的几点浅识详细内容(1)
浅谈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改革现状及对策
浅析农村基础教育状况及其发展途径
解决小产权房问题对策研究(1)论文
浅析布鲁纳结构主义学习观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意义
试析游戏对儿童心理发展的意义研究
宗白华对意境理论的拓展(1)
试析对教育去行政化的理性思考
欧盟地下水保护的立法实践及其启示(1)论文
试析重个性多品味让作文课堂溢芬
《酸的和甜的》课堂教学实录及点评
《风娃娃》教学实录
《风娃娃》教学建议
《酸的和甜的》教学设计1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 片断
《小柳树和小枣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小柳树和小枣树》教学设计 片断
《酸的和甜的》教学设计2
《风娃娃》教材简说
《小柳树和小枣树》教学设计4
《酸的和甜的》教材简说
《小柳树和小枣树》教学建议
《小柳树和小枣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
《酸的和甜的》教学建议
《小柳树和小枣树》教材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