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26
《富饶的西沙群岛》第一课时课堂实录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感受西沙群岛美丽的风光。
2、结合自己的体会,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会本课生字和词语。
【教学过程】
一、出示中国地形图
师: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这是首都北京。这是我们的浙江,再往南走,这就是西沙群岛。它像祖国的南大门一样,是海防的前沿哨所。
放录象:西沙群岛
师配合朗诵:那里的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海底更像是奇妙的公园,海滩上有捡不完的贝壳,最有趣的是可爱的大海龟,海岛上群鸟纷飞,绿树成荫。
(用录象展示西沙群岛的景象,让学生初步感受它的美丽,营造审美化的课堂教学情景,为后面各环节的教学作好铺垫和衔接。)
师:作者是怎样描写这美丽的风光的,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二、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生字多读几遍,并根据上下文想想意思
(让学生主动地阅读,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并养成主动识字的好习惯)
三、检查自学情况
出示:海防前哨 峡谷 威武 贝壳 栖息 肥料 建设 蠕动 守卫
师:把你今天才认识的词语读一读
指名读,齐读。
不懂的词举手质疑,师生共同解答。
师:这些生字还要在课文里与大家不断见面,会越来越熟,现在我们和作者一起去游览西沙群岛。
四、赏析课文,感情朗读
1、出示画面:
师:我们来到大海边,哇,这里的海水有黄的、绿的、淡绿的、青的、杏黄的。你们读一读,想想平时见到的海水有什么不同。
生结合体验自由说。
师:这样的海水作者用什么词来形容?
板书:五光十色 异常美丽
师:多美的海水啊!把这句话再读读。
(品词析句揣摩文章描写的美感所在,通过体验,进一步领会课文)
2、我们到美丽的海水里再去感受一下,读第三自然段,不懂的句子,可以举手质疑。
重点理解: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让生说说这句话的含义。(表示鱼多)
师:你还能从哪句话看出来?
生:各种各样的鱼数不清。
师:这海里的鱼有400多种呢!
生: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
师:感受到什么?(鱼非常多)
师:不同的词语同样能让我们感到鱼多。现在读一读喜欢的句子。
生自由读,然后交流读。
(给学生一个自由的空间,倡导和鼓励学生融合个人的理解去感受课文的语言)
师:现在我们到海滩、海底、海岛游一游,看一看。(放录象)
让学生把看到的最有趣的告诉大家,也可读课文,像导游一样给大家介绍,也可以把自己当作海参等动物向大家介绍。总之,用喜欢的方式,找同伴讲述。
生自由讲述。
如:我叫海龟。我在海里游得可快了,谁都比不上我。在四五时到海滩上产卵,可可爱了。
我是海底大霸王──鲨鱼,晚上能发光,许多小鱼向我游来,就直接送到我嘴里。
生读、说、评
(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调动学生积贮的表象,创造出源于课文又不同于课文的意念形象,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3、景物美,作者写得也美,让我们把这些好词佳句收集起来,写时要注意生字。(再把生字读一读)
生摘抄词语、句子。然后交流。
(通过摘抄等途径,引导学生多方位地积累语言,以充实语言仓库)
五、总结
师:西沙群岛美丽的风光,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们想不想再看一看?(放录象)
在我们要告别的时候,你想说些什么?
生自由说。
师:是啊,我们的心情和作者一样,让我们共同祝愿富饶的西沙群岛必将更加美丽、富强。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难忘的元宵节
-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 人蚜大战
- 我学会了发短信
- 念亲恩
- 弹杏核
- 爱之歌
- 比长短
- 2分钟的考验
- 图形的剪拼
- 公共汽车上
- 保护生鸡蛋
- 画头像
- 小淘气
- 接着画
- 论超写实素描新探
- 谈高中生物教学与初中生物教学的相关性
- 二人转表演艺术的美学特征
- 处置磷酸盐矿石的方式
- 公共艺术教育引入地域性资源
- 宗白华美学与中国哲学精神
- 论刘勰的视听觉美学思想
- 谈历史高效课堂中如何运用语言艺术
- 对于报纸与戏曲关联的演进刍议
- 从缠足洗脚谈民主课堂的形成
- 历史思维能力在整体化课堂教学模式中的培养
- 对长丰县江淮分水岭易旱地区综合规划与研究
- 提高学生绘画能力的教学做法
- 美术艺术语言审美认知
- 文化艺术中心在文化中的作用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难句解析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词句积累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中心思想
- 作文: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有感
- 剖析人物语言 洞察内心情感──评洪婵娟老师《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结构分析
- 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有感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读后感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课后题解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读后感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杂谈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实录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读后感
- 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有感
- 作文: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