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4-21
听特级教师薄俊生《掌声》后有感
今天,我有幸参加了张家港市2005年“名师示范课”观摩活动,聆听了薄俊生执教的《掌声》一课,再次沐浴了新课改的春风,薄俊生老师用他的智慧、才情和对新课程的深切感悟,诠释出的语文课具有典型的个性,令我受益匪浅。
一、在学生与文本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薄俊生老师在执教时采用了“以读代讲、角色感受”的方法,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读书,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和情感体验,让学生走进课本,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把自己当成文中的英子,像她一样去想,学生便不再是自己了,他们不知不觉中游离于课本了。教学中有这样的环节:
1、文中有一个词“默默地”,你能想象一下“默默地坐着”的样子吗?指名读这句话:
师:“默默地”什么意思?
生:孤单、低下头、自卑。
师:从文中的“总是”你知道了什么?
生:小英不举手,上课不发言。
生:其他小朋友出去玩,她一个人坐在位置上。
……
师:老师从材料中了解到,每天小英总是第一个到校,最后一个离开,为什么?
生:不想让人知道她的腿残疾。
师:小英默默地坐着,心里会想些什么?
生自由说。
2、假如你是小英,走上讲台前心里会怎样想?听到掌声会怎样想?假如你是台下的同学,你想对小英说些什么?
生:她会感觉无可奈何。
生:我会对她说没关系,我们不会笑你的。
……
在课堂这个特定的情境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师生与文本之间进行了交流和沟通,实现了学生主体性的地位。
二、是一堂细节化的语文课
今天的这堂课,具有一个鲜明的特点,那就是细节化。有人说细节是天使。很多精彩的语文就是由无数个细节巧妙构成的。薄老师的这堂课就是细节化的一堂课。本课中,薄老师巧妙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语境中理解词意。如:理解“忧郁”。
师:此时的小英很怎样?文中有个词语能表现她的这种心情。在课文第5小节,谁能找一找。
生:忧郁。
师述说:小英也想去操场上玩,去舞蹈房跳舞,去林荫散步,可是……
生:她只能默默地坐在位置上。
生:不敢去,怕别人知道她腿不好。
……
师:小英也可以去舞蹈房跳舞,去林荫下散步……但是她不能,因为怕别人注意到她的腿,所以很忧郁。谁来读给大家听,看看谁最善解人意,把小英的心情读给大家听。
根据年龄特点和学生需要出发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情感。为他们营造了一个很好的氛围,让他们以主人的身份去解读文本语言。
细细感受薄俊生老师的这堂课,原来是如此的多姿多彩。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在月球上的一天
- 我在月球上的一天
- 望星空
- 望星空
- 我在月球上的一天
- 望星空
- 望星空
- 我望着万家灯火
- 我在月球上的一天
- 团结互助
- 假如记忆可以移植
- 我想飞
- 我在月球上的一天
- 假如记忆可以移植
- 我望着万家灯火
- 谈人行道绿化设计
- 桥梁景观的创作与思考
- 打造水景观建设生态城市
- 北方园林的自然特点
- 景观草坪点缀草花的选择
- 以“反规划”理念设计城市生态基础建设
- 城市生态系统的生态调控研究
- 小区景观设计的未来
- 居住区绿化和树种选择
- 中国四大回音建筑之一—宝轮寺塔
- 园林艺术的推陈出新
- 住宅区景观水体水质处理实例
- 浅议城市广场照明设计
- 句容市新世纪广场设计
- 思考高层建筑阐释传统园林
- 《自然之道》教学设计二
- 《自然之道》美文欣赏 三峡之秋
- 《自然之道》趣闻趣事
-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重点问题探究
-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整体阅读感知
- 《自然之道》写作指导
- 《自然之道》作家及作品介绍
- 《自然之道》教学设计一
- 《自然之道》重点字词梳理
- 《自然之道》美文欣赏 感动是一种养分
-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文学常识
- 《自然之道》随堂练习 巩固篇
- 《自然之道》随堂练习 提高篇
-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重点字词意思
- 《自然之道》重点字词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