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分析> 《翠鸟》教学杂谈

《翠鸟》教学杂谈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4

《翠鸟》教学杂谈

〖巧用媒体,品味语言美〗

法国艺术大师罗丹曾说过: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小学语文教材语句丰富生动,词义变化多端,不乏诗情画意。教学时,应根据课文的需要,适时选用相应的电教媒体,把学生带入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指导学生主动去发现语言美,细细去品味语言美,自觉接受形象美的教育。

我执教《翠鸟》一课时,先让学生自读课文,找出自己认为写得美的句子,并想想它美在何处。

回答时,有学生说喜欢描写翠鸟羽毛的句子。我让学生自由读课文第1小节,找找美的地方,同时在大屏幕上打出下述句子:“翠鸟头上的羽毛是橄榄色的,背上的羽毛是翠绿色的,腹部的羽毛是赤褐色的。”并附上一幅翠鸟的图片。学生通过对课文中的句子和老师写的句子的比较,得到了这样的感受:书本上的句子用词优美,准确、精致地刻画了翠鸟羽毛的色彩和花纹的美丽,还用了比喻的手法,描写生动具体,使翠鸟显得更加活泼可爱。而老师出示的句子只描写翠鸟羽毛的颜色,句式十分呆板。

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亲身体味到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句子的优美形象,进而从中受到语言美的熏陶。

怎样才能使我们的教学让孩子们喜欢、让孩子们感兴趣呢?

于永正老师在这方面就做得很成功。比如他教《翠鸟》,就不是按照常规死板地分析课文,而是让儿童当翠鸟,老师当世界绿色和平组织成员,来采访翠鸟王国的小公民。老师说:“我是世界绿色和平组织成员,我特意来采访你们,打算写一篇有关翠鸟的报道,让大家都来保护你们,不伤害你们。你们的声音多么好听!”小朋友禁不住叽叽喳喳地叫起来。“听说你们又叫叼鱼郎,谁能介绍一下你们是怎么捕鱼的吗?”“怎么能证明你们飞得快呢?”“你们的家住在哪里呀?”“你们的家这么小,我想去你们家作客,怎么进得去呢?”“这儿有一篇现成的报道,可是我看不懂中文,只能听得懂,谁能读给我听听?”这样换了个角度来教,小朋友好像进入了一个童话世界,感受到童心童趣,领略到翠鸟王国的美妙与神秘,个个学得兴致勃勃。这种形式,在大人可能觉得没意思,可在孩子却觉得挺有意思。我以为这就是“适合儿童特点的教学策略”。过去我们在认识上形成一个定势,似乎让学生理解课文就只有讲解分析这一个办法,其实帮助学生──尤其是小学生──感受课文的方式方法应是不拘一格的。只要我们充分地发挥创造性,从儿童的心理特点出发,就能营造出完美的课堂、生动活泼的课堂,取得教学的成功。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教者要放手学生自学。教者要有创新意识,同时必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如教《翠鸟》这一课。传统的教法是直接用文字板书课题,我则用一幅妙趣横生、活灵活现的“翠鸟图”出示课题。当这一幅图出现在黑板上时,学生的第一反应是:“哇,真漂亮!”于是我因势利导问谁能看着这么漂亮的翠鸟图说一句完整的话(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来了。有的说:“这是一只小巧玲珑的翠鸟。”有的说:“这是一只机灵的翠鸟。”有的说:“这只翠鸟跟我外婆家养的一模一样。”……你一句,我一句,把这只翠鸟说得非常好,这样,慢慢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入课文。我让学生自己动脑学习,自己动手找问题,自己动口解决问题。我则在各小组之间来回巡查,从中加以引发和指导,在巡查中发现学生提出很多有趣的问题。如:“小鱼为什么要悄悄地把头露出水面,并吹个小泡泡?”我并不急于解答这个问题,而是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这一文段,让学生自己去找答案。

经过细读课文,学生们找出不同的答案:

甲生答:小鱼在水底闷死了,想透透气。

乙生答:小鱼想看看翠鸟在不在水面上。

丙生答:小鱼非常机灵……

这个问题刚解决,马上又有学生问:小鱼这么机灵,为什么不如翠鸟机灵呢?由此可见,学生的思维是很活跃的。全文教学基本上是在学生自学、疑问、讨论和演说的热烈气氛中完成的,达到了掌握知识的目的。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淘气的弟弟
我的弟弟
震撼
我的妈妈
感恩的心
妈妈的爱
我的爸爸
妈妈对我的爱
我的自画像
这就是我
我的爸爸
送给妈妈的礼物
我的好妈妈
妈妈真辛苦
银川地区地下井水的说明
论析突发事件信息传播的法律规制(1)论文
论对行政诉讼撤诉申请的审查(1)论文
黄河河势的演变
污水回收技术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远景
补助金的正当使用与限价房之返还(1)论文
田绿洲水循环要素变化的特征
水库多目标优化调度理论和应用研究
论行政诉讼中的暂时法律保护制度(1)论文
我国区域行政立法协作:现实问题与制度完善(1)论文
论环境变化对河北省可利用水资源的影响
走向独立社团:中国工会发展之进路选择(1)论文
住宅室内储物空间设计
五彩缤纷的现代建筑
水荒的浅论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反思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反思
上公开课的感觉──痛并快乐着──《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随想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好词好句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近义反义词
比萨斜塔下什么都斜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反思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文本链接
伽利略刻苦钻研的故事
网络多媒体给语文教学插上了翅膀──《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谈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重难点疑点解析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反思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片断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杂谈
自读自悟,释疑明理──《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