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3
着眼基础,注重发展──《西门豹》教学刍议
《西门豹》是一篇传统的历史故事性课文,故事情节生动,人物形象鲜明。特别是对西门豹这一形象的刻画,更是入木三分。他不动声色,着手谋划并实施了惩治巫婆官绅,破除迷信的妙计,正是故事的重点,情节的高潮。深入研读,可以抓住众多培养学生语文素质的契机。为学习课文语言,积累语言提供广阔的场景与舞台,同时又可以开拓思维,培养思维的深度、广度。
教学时我从语言文字角度出发,以学生的认知特点为纲,自主感悟人物语言为目,让学生从简到繁,由易到难地进行感知感悟,用一个发散式的探索提问,涵盖全文,组织起教学过程。
首先,我让学生回忆造成邺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两个根本原因,然后自然恰当地把它归结为“天灾人祸”,进而通过西门豹治理邺的成功和与其他官员的对比中,感受到他做法的巧妙,水到渠成地把问题引入研究的主题。
其次,我打破段落的界限,以人物为经线,由易到难地搜读有关的材料加以品析;然后以小群体讨论式的读议方式研读课文语言,将人物之间的利害关系综合重组,这不仅可以加深对课文的把握,还使课文里的人物形象在学生的头脑里鲜活起来。西门豹破除迷信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其中,惩办巫婆和教训官绅是主要部分。尤其是惩办巫婆的部分西门豹的语言十分重要,他用了一个借口,将计就计。所以我抓住课文中西门豹说的三个重点句,让学生先找到这些句子,读懂意思,再进行语言的转换练习,然后各自根据自己的水平和习惯反复读.读出感觉,读出味道,并借助准确、有感情的朗读把各自研究学习的收获告诉大家。这里深入反复的读可以促进理解感悟,为学生的情感升华作切实的准备。
再次,基于上述的研读,通过一项填空练习帮助学生概括出西门豹的策略之妙:
“巫婆和官绅头子的进退两难,证明了给河伯娶媳妇是()的。他们的鬼把戏()。西门豹借着()之名惩治了巫婆和官绅头子,这个办法()!”填写的内容不拘一格,让语言表达更为丰富,令思维训练再度拓展。学生从中叫轻松地习得“将计就计”一词。
在领略了西门豹的睿智与胆识后,我设计了一次写的练习,让学生展开想象,写写河岸上人们目睹这一切后会议论些什么,这样的练习将以往的对人物品质精神的理性概括,转化为儿童生动形象的积极的语言表达训练。使得文章的主题再次深化,情感再度升华。
我想所谓创新性学习,不是真的期望学生在语文学科的学习中有什么发明创造。而是指他们经过研究性学习,发现前人早已发现的知识,或对已经知道的知识进行新的有意义的重组。这种“发现和重组”的过程当做追求的重要目标──激活学生潜在的创新意识。这也是我这堂课设计的主旋律:着眼基础,注重发展。
通过教学的实践,也发现这一设计的某些不足之处,教师在如何点拨学生领悟语言时,考虑得略显粗线条了些,使得课堂的应变不那么得心应手。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梦——梦幻国漫游记
- 我的愿望
- 天终于笑了
- 国庆见闻
- 假如我是歌星
- 最开心的一天
- 一只小白兔的自述
- 致奶奶的一封信
- 我帮妈妈洗碗
- 喜欢飘的感觉
- 秋天
- 等待
- 快乐的一天
- 国庆见闻
- 游白马涧
- 农远工程教育工作总结
- 初级中学政教处德育工作计划
- 幼儿园见习工作总结汇报
- 2011年高中教师远程研修工作总结
- 教师汇报课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评优课活动总结
- “胸怀中华魂,心系民族情”主题团日活动总结
- 纪检部工作总结
- 2011年移动通信公司工会工作总结
- 4月份安全工作总结范文
- 信息技术教研组工作总结
- 班主任暂困生辅导工作总结
- 2011年就业工作总结及2011年工作思路
- 群工部工作总结
- 2011年一年级班主任工作总结
- 信息技术教师工作总结
- 文化下菜,过年吃点新意思
- 由《〈论语〉十则》感悟中国传统文化
- 用视觉艺术推动中国春节文化品牌传承
- “非遗”传统技艺大展元宵节亮相京城
- 死刑的司法现状及其展望(4)刑法论文(1)
- 犯罪构成事实研究(3)刑法论文(1)
- 当代设计与传统文化元素的相关性分析
- 清明节文化的网络传播
- 由《证据的叹息》看犯罪“故意”问题
- 传统文化元素在网页设计中的运用与思考
- 传统文化与养老模式研究
- 间谍罪若干问题研析(3)刑法论文(1)
- 春节文化视野中的隐性德育方法探析
- 论艺术教育中的电脑数码设计艺术与传统文化
- 间谍罪若干问题研析(4)刑法论文(1)
- 《将相和》教学设计之六
- 《景阳冈》教学设计之四
- 《景阳冈》教学设计之三
- 《草船借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六
- 《将相和》教学设计之三
- 《将相和》教学设计之七
- 《草船借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八
- 《草船借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七
- 《草船借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景阳冈》教学设计之二
- 《将相和》教学设计之四
- 《将相和》教学设计谈
- 《景阳冈》教学设计之一
- 《草船借箭》第三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将相和》教学设计之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