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潮》的“观”的教学
翻新时间:2023-06-01
《观潮》的“观”的教学
人体的感官有哪些?相信很多人都知道。眼、耳、口、鼻,包括肌肤。我们的老师往往只在一个方面才有所感觉。
比如《观潮》这篇课文,很多老师只在“潮”的变化上教学。特别在教学二、三自然段时更是如此。怎样的由小变大,怎样的由远到近。比如:出现了一条白线、拉长、变粗、横贯江面、白浪翻滚、水墙、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等。读啊、背啊、练啊。换句话说,就是只抓住了眼睛的看,就视为“观”了。看到了什么啊?看到了潮的形状变化。主线和板书都是这样的思路:潮来之前──潮来之时──潮来之后。之前──之时──之后,都是在形状的变化上进行指导教学。颇为单一,也限定了“观”的局限。影响了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这篇课文的“观”不单只是“看”,还有耳朵的“听”。而“听”在文章里的位置也相当重要。比如听到的:隆隆的响声、人声鼎沸、响声越来越大、如同山崩地裂、风好浪吼,等。从听到的声音的变化,也体会到了“潮”的变化。所以说,“听”也是“观”的组成部分。
除了“看”到的、“听”到的,还有整个人的感受也是“观”。感受到大潮来之前,江面的平静,两岸风景的迤逦;感受到潮来时的“像闷雷滚动”;感受到“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感受到“山崩地裂、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最后才感受到“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这个课应该是这样上的:
观 潮
看到的──风平浪静──白线──横贯江面──
白浪翻滚──水墙──浩浩荡荡
听到的──隆隆──人声鼎沸──闷雷滚动──
山崩地裂──风号浪吼
感受的──犹如千万匹战马齐头并进──满天卷地
这样的讲课,学生对“观”的认识加深了,将来在写作中,如何进行“观察”,怎样为之“观察”就比较清楚了。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压腿
- 我的梦想
- 受表扬的感觉真好
- 叹逝
- 生活
- 第1次坐飞机
- 文具盒
- 自画像
- 《海洋动物园》读后感
- 变成小星星
- 美丽的江津
- 看夜色
- 小山雀学飞
- 我的好朋友
- 快乐的体育课
- 廉政建设制度
- 青少年宫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培训班招生简章
- 农场畜牧业生产管理办法
- 纪律管理制度
- 公文审核制度
- 公司文控中心管理办法
- 电业局党委工作制度
- 二○○四年度机关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
- 党组会决策重大事项议事规则
- 党支部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办法
- 文件审批制度
- 小学教研工作制度
- 党组会议制度
- 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
- 县国有苗圃经营管理办法
- 寻求规范与发展的最佳结合点
- 完善债券发行市场
- 对我国金融领域问题的分析与建议
- 世界金融体系崩溃的历史进程(下)
- 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及对中国金融发展的思考
- 《证券法》调整范围与对象
- WTO下的汽车金融时代
- 加入WTO后我国金融监管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 第三世界工业化进程曲折性再探讨[下]
- 日本金融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和适应效率
- 利好难改B股弱势格局--谈深交所境外机构B股席位管理规则
- 证券法修订稿对投资者保护不够 应从六方面加强
- 行为金融理论及其实践探究(jrx4)
- 论美国金融霸权
- 监管机构的法律地位应进一步明确
- 《小壁虎借尾巴》片断赏析
- 《要下雨了》第二课时
- 《四个太阳》第一课时
-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设计之九
-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之三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七
-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设计之八
-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之七
-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设计之五
- 《荷叶圆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设计之二
- 《四个太阳》教学设计之三
- 《荷叶圆圆》第一课时
-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之五
- 《小壁虎借尾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