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6
《古诗两首》相关链接
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今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他的诗、文、书、画都很专精,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被合称“三苏”。他一生坎坷,屡遭贬谪,曾在杭州、密州、湖州、黄州、颍州任职,最远被贬至岭南的惠州、儋州。宋元丰七年(1084年),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五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最后一首。西林寺创建于东晋年间,是庐山最古老的名刹之一,寺后有著名的唐建千佛塔。
【陆游】
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他出生于北宋末年,一生处于国家动乱、人民苦难的严重关头。在他的诗歌中,总的主题是抗金复国和同情人民苦难,他的诗艺术风格雄浑豪放、激情洋溢,间或质朴清新。修辞炼句精致工整,在律诗绝句中善于组织对偶,浑然一体,别开生面。
《游山西村》于乾道二年(1166年)春作于山阴。山西村是绍兴鉴湖附近的一个村庄。
庐山也称匡山,在江西省北部,耸立于鄱阳湖畔、长江之滨。相传在周朝时有匡氏七兄弟上山修道,结庐为舍,由此而得名,自古享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盛誉。大山、大江、大湖浑然一体,险峻与柔丽相济,素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公元756年,著名诗人李白曾这样称赞:“予行天下,所游览山水甚富。俊伟诡特,鲜有能过之者,真天下之壮观也。”
庐山山中多悬崖峭壁,清泉飞瀑。林木葱茏,气候宜人,白鹿洞、仙人洞、三叠泉、含鄱口等是庐山著名胜迹。庐山有中国最早的书院──白鹿洞书院。1996年12月,江西庐山风景名胜区作为自然文化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江西庐山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这里的佛教和道教庙观,代表理学观念的白鹿洞书院,以其独特的方式融汇在具有突出价值的自然美之中,形成了具有极高美学价值的、与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生活紧密联系的文化景观。
【题壁诗】
是古代诗歌中的瑰宝,历史悠久,始于两汉,南北朝时渐多,至唐代,题壁诗骤增,开始形成一种风气。据唐人诗集统计,当时题壁诗的作者有百数十家,其中著名的有寒山、崔颢等。宋代题壁之风方兴未艾,举凡邮亭、驿墙、寺壁等处多有题咏。当时题壁诗盛行,是因为雕版印刷能力有限,大量诗歌不能刻印出来,于是题壁就成了诗人“发表”作品的途径之一。因为题壁简单易行,只要把作品写在墙壁上,天南海北的过往行人过而读之,就可以传播开来。有关题壁的佳话很多,最有名的恐怕就是崔颢的《黄鹤楼》一诗了,崔颢题写了《黄鹤楼》之后,李白惊为绝唱,自愧称:“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家的星期天
- 悲惨的一幕
- 一场精彩的篮球赛
- 成长回眸
- 第一次做饭
- 那个“小地雷”教训了我
- 我最喜欢的电脑游戏——大富翁
- 升国旗
- 童年趣事
- 最烦恼的一次主题班队会
- “哈利迷”
- 止痛药灵吗?
- 今天我当家
- 星期天“绝食”
- 梦想成真
- 串连蓄电池组的均充技术研究
- 中国生物液体燃料的发展与建议
- 常温涂塑钢管制造工艺研究
- 浅析浪涌保护器在智能小区的应用
- 稀土催化材料种类用途及其生产现状与发展分析
-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改性及摩擦磨损研究
- 膜结构的加工制作与施工技术概述
- 多层纤维内增强聚氯乙烯防水卷材的研究
- 磁性液体及其制造工艺
- 2005—2007燃料电池标准化发展规划及制定的重点项目
- 微生物燃料电池:新型产能生物技术
- 影响聚乙烯市场相关因素分析
- 现代技术陶瓷的3主要领域及应用
- 纳米材料研究的现状
- 燃料电池技术进展及发达国家的开发动态
- 一箭三雕──《草船借箭》片断赏析
- 大巧若拙因材施教──《草船借箭》教学实录
- 《草船借箭》教学案例
- 感受“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草船借箭》教学案例
- 预设与生成的距离有多远──《草船借箭》教学课例
- “算”也能帮助感悟──《草船借箭》教学课例
- 《草船借箭》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 凤头──《草船借箭》的导入
- 阅读中的计算──《草船借箭》片断赏析
- 神机妙算,以智取胜──《草船借箭》导读
- 变式朗读 读中感悟──《草船借箭》片断赏析
- 要注重激励学生质疑解疑──《草船借箭》片断赏析
- 感受诸葛亮的“笑”──《草船借箭》教学案例
- “笑”字露英雄本色──《草船借箭》片断赏析
- 《草船借箭》教学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