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4-30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学会了唐代诗人李白的诗,我们今天来学习一首宋代诗人苏轼的诗。那老师想问问同学们,通过课前预习,你们对苏轼了解多少呢?
苏轼是宋代著名的书画家,文学家,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词和书画作品,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开创了豪放派词的先河。今天大家预习得很好,我们大家以后也要坚持课前预习、查资料,对我们学习很有好处。
二、学习新课
在学习古诗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古诗的背景。
(播放课件──古诗背景)
了解了古诗的背景,大家看黑板,自由读古诗,投入自己的感情,想怎么读就怎么读,注意读出古诗的韵味来。
(学生试读)
同学们,我们观看一下动画片,听听苏轼当年来到庐山是怎么读的?大家一边听一边考虑怎样划分拍节。
(播放课件,苏轼来到庐山前,吟咏古诗)
划分拍节,标注于黑板上。
这首诗的意思很简单,请同学们自由组成学习小组,理解古诗意思。
古诗是语言的精华,短短几个字表达的却有诸多的意思,大家可以加上自己的语言或你喜欢的形容词,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你的理解。
(指生汇报)
大家说得真好,那么我们来看看对于这首诗的意思,我们应该掌握哪些呢?
(播放课件,学习重点)
这首诗的意思大家已经理解了,前一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是写作者的所见,那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作者的所感,那作者为什么在庐山游览后,却“不识庐山真面目”呢?
生:因为作者就在庐山之中。
生……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话是一句千古名句,他说明了很多的道理。苏轼身在庐山之中,所以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而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可能会遇到这样的事,同学们,你们来说说你自己的理解,关于这句话,你想到了什么?这句话有什么道理?你生活中遇到过这样的事吗?
学生自由发言。
观看课件。
(播放茶壶从各个角度看不一样的动画)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题西林壁》这首古诗,并且明白了一个道理,看事物不能从一个角度看,要看全面,当然看人,看事也都是一样。接下来,我们大家自己读古诗,试背诵,看看谁能默写下来。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保护地球,珍惜资源的建议书
- 珍惜水资源 要靠你我他
- 我和陈明是好朋友续写
- 珍惜水资源的建议书
- 珍惜地球资源建议书
- 仿写《少年闰土》
- 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建议书
- 珍惜水的作文
- Q版的少年闰土
- 祖国,我的母亲
- 珍惜资源的建议
- 保护环保建议书
- 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 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的建议书
- 我和陈明续写
- 技术部工作总结
- **公司工程部2010年工作总结
- 资料员个人年终总结
- 工程项目部工作总结
- 某工程项目部工作总结
- 2010年度技术部工作总结
- 2011年工程管理部工作总结
- 资料员工作总结范文
- 2009年资料员个人工作总结
- xx项目部二零一零年工作汇报材料
- 管理总部技术部2010年上半年度个人工作总结
- 2010年项目部年终工作总结
- 某安置房小区建设总结
- 建设单位资料员年终总结
- 建设公司工程部年终总结
- 《日月潭》随堂练习 巩固篇
- 《日月潭》 重难点分析
- 《难忘的泼水节》 教案讲义1
- 《日月潭》 范文习作
- 《难忘的泼水节》随堂练习 巩固篇
- 《日月潭》 教案讲义2
- 《日月潭》 写作指导
- 《北京亮起来了》重点字词梳理
- 《日月潭》随堂练习 提高篇
- 《日月潭》 教师语录
- 《难忘的泼水节》随堂练习 提高篇
- 《日月潭》 训练素材
- 《难忘的泼水节》 教案讲义2
- 《难忘的泼水节》 趣闻故事
- 《日月潭》 教案讲义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