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分析> 《爬山虎的脚》教学谈

《爬山虎的脚》教学谈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1-31

《爬山虎的脚》教学谈

《爬山虎的脚》是一篇状物文章。课文在介绍了有关爬山虎的一些特点后,先后用了两个比喻句来介绍爬山虎的脚的形状,接下去用了如“触→巴→拉→贴→爬”等动词具体形象地描写了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的。然而,我们这一带很难看到爬山虎,这对于缺乏感性认识的小学三年级学生来说,其难度就可想而知了。课文中虽有一幅插图,但却只能从中看出爬山虎的整体形状,而无法体会它的动态,更不可能辨别课文那些动词之间的细微差别。以前我教这篇课文时,只好让学生反复朗读去记住那些动词的用法,但学生学起来枯燥乏味,除了能死背这几个词语外,头脑中对爬山虎却仍然是一笔糊涂帐。

上学期,我在教学《爬山虎的脚》时,把录像手段引入课堂,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在学生初读课文后,即播放录像,让学生仔细观察。在声色并茂的活动图像中,只见爬山虎的叶子慢慢长大,颜色由嫩红到嫩绿再到深绿,长大的叶子均匀地铺在墙了,没有重叠,也不留一点儿空隙。刚长出来的脚开始是六七根细丝,细丝触着墙以后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拉着爬山虎嫩茎慢慢地、一步一步地往上爬,一阵风吹过,一墙的叶子漾起绿色的波纹。美丽动人的画面形象地展现了课文的描述,学生们仿佛身临其境,仔细地观赏了爬山虎美丽的身姿和有趣的爬行过程,并对爬山虎有了感性认识。这时他们心里想说,但却很难用自己的话把它描述出来。于是我就让学生再读课文,体会课文是怎样具体描述的。

当学生再读到描写爬山虎的脚的比喻句时,个个脸上流露出了恍然大悟之情。当读到爬山虎的脚怎样爬时,我就让学生回忆一下刚才在屏幕上看到的情景。当我向学生提问爬山虎的脚的特点时,同学们都把手举得高高的,争着回答。以前老师觉得难度最大的爬行过程,学生都能用上确切的动词,讲得井井有条,再也不用象过去那样死读课文了。接下去我又问学生:爬山虎在爬行过程中,这些表示动作的词能不能调换?为什么?学生纷纷举手回答,有的说:“触是碰到的意思,爬山虎的脚只有触着墙以后,才能巴住墙往上爬,所以不能调换。”有的说:“爬山虎的脚触着墙以后,和墙贴得紧紧的,所以这里要用巴。”还一个同学接下去说:“爬山虎长得这么美,爬得的时候又这么有趣,我多想让我家的墙上也长满爬山虎。这样不但美化环境,还可以让我仔细观察它的特点。”通过播放录像,同学们学得轻松活泼,不但真正理解了课文内容,而且还激发了浓厚的学习兴趣,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

期中考试时,有一道试题恰好是让学生用上确切的动词去写出爬山虎的爬行过程。结果正确率达到97%。这确实出乎我的意料,如果按原来的方法教学,那是无法达到的。

我国古代教育家荀子曾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能根据教学目的,教材特点和学生认识规律,选用相应的电教手段,将一般的叙述转化为生动的形象,不仅能使学生加深印象,而且还可以使学生更正确地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深夜星空
我们的生活多么快乐
美丽的义乌我的家
四季的雨
老师,我想对您说......
春天的舞会——四季组歌
解放军叔叔,我们把您追寻
绿色旋律
仿写《天上的街市》
下雨了
四季之歌
离别,忧伤,痛楚
爱诗的孩子
大海赞歌
关于暂缓就业毕业生党员教育与管理探析
浅议如何做好中职学校向高职院校转型过程中的专业设置
浅析民办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实施策略
试析基于我国新型农民培育的体制制约因素
关于适应远程学习者认知与动机特征的教学模式构建
试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于《旅行社经营与管理》课程多元化教学模式研究
关于高校世界史教学中西比较教学法的创新与应用
浅谈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创新研究综述
试论新建本科院校多校区管理的几点思考
浅析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特点及发展思考
浅谈民办高校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缺失的原因及对策探讨
关于网络环境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模式分析
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视角下的高校体育教学策略
浅谈新建本科院校教学管理规范化探索
探索人脑的创造性思维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课文导读
怎样培养你的创造性思维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疑难问题解析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中语病累累
论创造性思维的训练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论点分析
富有创造性思维的人应具备的素质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学法引导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本课导学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生字注音
弘扬民族精神要有创新思维和世界眼光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鉴赏感悟
把心径扩大1毫米
学会多角度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