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2-03
探究因等待而精彩──《爬山虎的脚》教学案例
【片断一】
师:爬山虎的脚是细丝还是圆片?
生1:细丝!
生2:(大声地)圆片!
师:认为是圆片的同学站起来。(全班站起来一大片)
师:(故意失望地摇头笑)看来你们是应该罚站了!
(站起来的学生有的愕然,有的沮丧地低头不语,有的困惑地看着老师。)
师:看课文的第三自然段:“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加重语气)这,指什么?
生:(纷纷小声地)细丝。
师:(追问)那爬山虎的脚是细丝还是圆片?
生:(异口同声地小声说)细丝。
师:(满意地)这就叫咬文嚼字!只有这样进行探究,才能准确理解课文,提高阅读能力!
【片断二】
师:爬山虎的脚是细丝还是圆片?
生1:细丝!
生2:(吵起来)圆片!
师:(笑)不是谁嗓门大谁就有理。我们还是先看看书再说吧。
(生马上打开书,边读边若有所思,而后纷纷举手。)
生1:是细丝。因为书上第三自然段说:“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说明这六七根细丝,就是爬山虎的脚。
师:(不动声色地)是吗?
生2:(不服气地)哪有脚像细丝的呀!
师:(郑重地点头)是不太像。
生3:(肯定地)是细丝!我还可以从第四自然段找到证据:“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这说明小圆片是爬山虎的脚挨着墙以后才变出来的。爬山虎的脚其实是那六七根细丝。
(师继续不动声色地倾听。)
生4:(激动地)我觉得作者比喻得不好。应当把小圆片说成是爬山虎的脚,把那六七根细丝说成是爬山虎的腿。是这样:爬山虎先长腿,也就是那“六七根细丝”。腿长长了,能够触到墙的时候,腿上再长出“圆片”脚来,巴在墙上。细丝够不到墙的爬山虎就长不出脚来,最后连细丝腿也退化了,书上说:“不几天就萎了。”
(全班笑成一团。)
师:(故意惊奇地)你竟敢挑大文学家的毛病,了不起!大家觉得呢?
(生有的点头,有的摇头,有的困惑不语。)
师:看来,大家刚才读书都非常认真,也都能说出了自己的道理。其实,爬山虎能爬墙,全靠它茎上长出的那──
生:(齐答)六七根细丝!
师:对!如果没有那六七根细丝,爬山虎就根本没有机会去“触墙”,也就不能往上爬了。至于作家管它叫脚,我们班有同学认为应该叫腿,我看这不是什么原则性问题,你觉得怎么合适就怎么叫。腿也好,脚也好,都是拟人化的写法。科学的称呼应该叫“茎”,属于攀援茎一类。大家看呢?
(生满意地点头)
【反思】
“片断一”中,老师确实想带领学生咬文嚼字,并且也抓住了课文的重点和学生的理解含糊点进行提问。但是,老师太着急了,学生一答错,就等不及地提醒学生。咬文嚼字的过程,都由老师包办代替了:老师代替学生读课文,学生只是被动地听;老师通过抑扬顿挫的朗读,富有暗示性的重音,诱导学生很容易地就得出了答案,剥夺了学生思考的机会。老师最后的满意,是因为学生得出了正确答案,殊不知:结果重要,过程更重要;知识重要,方法更重要。
“片断二”中,老师的宽容、等待,为学生思维的飞跃创造了一个广阔的空间,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又促使学生无拘无束地畅所欲言,一个学生精彩的发言激起了更多同学思维的火花。最后那个同学的发言尤其精彩!想象合理,具有可贵的创新精神。老师的评价既肯定了学生,又提醒了学生注意文学的形象性与科学的严谨性之间的区别。由此我们得到了两点启示:
1、探究时,要在时间上等待,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去读书,去思考。
2、探究时,要在评价上等待,等待学生的“众说纷纭”。对学生的发言要暂缓评价。“案例二”中的老师就做得很好,当第一个学生说出了正确答案时,他并没有“趁热打铁”地肯定学生,结束探究,而是进行了“冷处理”,让有疑问的学生无所顾忌地畅所欲言。这样,学生在互相探讨、争论的互动过程中,激活了思维。因此,最后那个学生极有创意的发言,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记一次别开生面的辩论会
- 父母的爱
- 父母的爱
- 父母的爱
- 记一次辩论会
- 记一次辩论会
- 父母的爱
- 开卷有益
- 记一次辩论会
- 记一次辩论会
- 记一次辩论会
- 父母的爱
- 记一次辩论会
- 记一次辩论会
- 记一次辩论会
- 言辞优美的检讨书
- 擅自离校检讨书
- 寝室偷电检讨书
- 员工上班期间使用QQ检讨书
- 旷课检讨
- 学生检讨书1500字
- 上课捣乱检讨书
- 小学生网上抄作文检讨书
- 旷计算机课的检讨书
- 大学旷课检讨书
- 学生违纪检讨书
- 大四学生上课迟到检讨书
- 公司活动未出席检讨书
- 学生迟到检讨书
- 小学生检讨书
- 施工员在施工现场要肩负多少责任?
- 浅谈工程施工进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途径
- 建筑质量为何问题频出?
- 复古:是开发式保护还是保护性破坏
- 简明有效的工程进度控制方案
- 计价依据的分类
- 某公司施工图设计要求
- 楼梯构造常识问答
- 建筑专业施工图纸核查要点
- 瓷砖填缝的最佳程序
- 工程造价的计价种类
- 合格的施工员应具备哪些素质?
- 从对农民工的技术管理论亟待编制施工过程控制规范的必要
- 房屋建筑中容易遗漏的防水工程
- 悬挑脚手架 与落地脚手架区别
- 《吃水不忘挖井人》重点问题探究
- 《吃水不忘挖井人》美文欣赏:一杯牛奶
- 《吃水不忘挖井人》重点字词意思
- 《吃水不忘挖井人》整体阅读感知
-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目标
- 《吃水不忘挖井人》随堂练习:巩固篇
- 《吃水不忘挖井人》老师语录
- 《吃水不忘挖井人》趣闻故事:一饭千金
- 《吃水不忘挖井人》随堂练习:提高篇
-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难点
- 《吃水不忘挖井人》趣闻故事:助人为乐的毛泽东
-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重点
- 《吃水不忘挖井人》美文欣赏:感恩的回报
- 《吃水不忘挖井人》作者介绍
- 《吃水不忘挖井人》重点字词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