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08
他山之石,未必可以功玉──《蟋蟀的住宅》教学后记
听陈老师说他在2班上《蟋蟀的住宅》这课时以“画住宅”为切入点去学习课文,效果听说不错。我一想倒是,一是画住宅激趣,以趣入文;二是学好课文才能画好画,相辅相成。“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决定在班里一试。
我一上课就让学生理解文题“住宅”的措辞意义,学生明确这是拟人手法后,我再借此让学生来画住宅。学生兴味盎然地拿出纸笔就画,不一会就有学生说蟋蟀不会画,我强调:“画住宅。”学生拿起笔就画了个拱形作蟋蟀住宅的门洞,我一看急了,连忙提醒:“蟋蟀的住宅在哪啊?”
“堤岸上。”
我顺手画出堤岸,又问:“这长长的一条堤岸到底哪儿可以让蟋蟀安家呢?”
学生经过探讨明确堤岸顶部肯定不行,平的,雨水要灌进去的,达不到排水优良的要求。堤岸底部也不行,怕积水满进洞里,那肯定在斜坡上了。学生基本上都认为斜坡上随便哪个长草的地方都行。
看来他们没有很好地细读课文,我不得不提醒他们去读课文,可孩子们默读了一遍课文后还是这个观点,我正不知道怎么引导,这节课在我满怀期待转化为恼火中挨到了下课铃响。
第二节课我让他们继续找蟋蟀的住宅洞口,学生在上次基础上多发现了一点:蟋蟀不利用现成的住宅。他们找出来的条件有了这么一些:蟋蟀的住宅在堤岸上,排水优良,阳光温和,不现成,隐蔽(门口有草),像这样的地方堤岸斜坡上很多,比上节课无大进步。
(图略)
我索性就离开了课文让学生看我画的堤岸(有一处按课文内容“微斜的门口”故意画成突出)找符合蟋蟀建住宅的地点在哪。本来想他们会看见那块突起,选1。可他们仍认为2、4都行,就没人想到1最佳,孩子们知道蟋蟀住宅里面“弯弯曲曲,有倾斜的隧道”,就没考虑到门口微斜是天然的排水优良,是慎重选择住址的要求之一。我只得指明可以再读3、4、5自然段。
终于有人读到了“倾斜的门口”“平台”这句话,没想到一女生说“平台”是指平地,去找3了,这是什么理解嘛。学生结合生活经验理解了平台,又不理解“倾斜”朝哪边斜了,都以为是朝下方直斜↓,都没想到蟋蟀的住宅还有门口,把“门洞”、“门口”混淆了。我只得让他们联系教室的门口去理解,终于有人找到1了。我这才怒火平息了一点。我这时早被学生的“迟钝”气昏头了。其实当他们找不到“平台”时,我完全可以指出:“课文中说蟋蟀的住宅要有平台,有微斜的门口,选堤岸的哪个地方最合适?”“向下斜能造出门口来吗?”学生应该比较容易找到“突出部位”最理想。
开始的时候很多学生甚至认为门口有草就行,对课文是离散地找个别句子理解的,缺乏系统知识的合成。课堂上我也因生气缺乏阅读引导,缺乏学习形式的使用,就一个劲地说:“给我再读课文!”学生一看老师生气了就也乱了,更找不到知识点;学生越答不到点上,我就越生气。真是一个恶性循环。
【反思】
这课上之前我也没有很好地去备课,只一听到说“画蟋蟀的住宅”方法不错,就直接想到用到本班教学中,却没有想过怎样使用这个手段达成阅读理解的目标。看来他山之石,未必可以功自家之玉。别人的好方法,成功的教学手段,要用思想去借鉴,要充分预设,要考虑实际,还要根据生成及时调整、引导,他山之石能发挥强效。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是开车来的
- 快快乐乐地做游戏 ——集体下军棋
- 暑假麻辣烫
- 救香樟树
- 听妈妈讲过去的事情
- 千亩枣园采摘记
- 快乐其实很简单
- 铁面无私的“小包公”
- 特殊的电话
- 几句歌词助我成功
- 捉蚂蚱
- 试卷发下来以后
- 让太空留下中国的足迹
- 第一次做“百花汤”
- 打针记
- 浅谈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网络教学
- 关于对主体参与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 关于竞技体育文化特征分析
- 关于数学课堂自主学习方式的实施策略
- 现代性视角: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思考
- 有效利用学生资源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 浅谈中职卫校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
- 浅谈师生互动,提高政治课堂教学效果
- 关于快乐体育在中学生耐久跑课堂中的运用初探
- 浅析现代性的救赎:教师身份的“返魅”
- 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浅论教育目的:培养现实活动的主体
- 浅析警惕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中的“形而上学”倾向
- 浅谈走向新现代性的教育发展观
- 关于中国古代家训中的现代性教育资源探析
- 我在课堂观察中的一点感悟
- 《最后一分钟》多音字同音字形近字组词
- 沧桑香港
- 《难忘的一课》课堂实录
- 浓浓爱国情,莘莘学子意──《难忘的一课》教学实录
- 《难忘的一课》第一课时教学实录
- 评价,让课堂活起来──听贺诚老师《难忘的一课》有感
- 为了祖国的尊严,国歌一定要准时奏响
- 抓重点句教《难忘的一课》
- 《最后一分钟》近义词反义词
- 难忘《难忘的一课》
- 《难忘的一课》课堂实录
- 《难忘的一课》课堂实录
- 《最后一分钟》相关链接
- 《最后一分钟》教学展示 参考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