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2-13
《巨人的花园》相关链接
【王尔德】
(1854~1900)奥斯卡·王尔德是19世纪后期英国著名的作家、诗人、剧作家,唯美主义的代表人物。他在英国文学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在他安息处的墓碑上,他被誉为“才子和戏剧家”。
王尔德一生只为世人留下了9篇童话,分别收录在1888年出版的《快乐王子故事集》和1891年出版的《石榴之家》,但他事业的起飞,风格的形成,都是源于童话。正是他的第一部童话集问世之后,人们才真正将他视为有影响的作家。英国《典雅》杂志将他和安徒生相提并论,说他的《自私的巨人》堪称“完美之作”,整本童话集更是纯正英语的结晶。《巨人的花园》就是从《自私的巨人》改编而来的。
王尔德的作品追求语言的表达效果。他的童话,讲述性的特点很强。几乎所有和王尔德熟识的人在回忆他时,都会提到王尔德无以伦比的口才。读他的童话,每每让人觉得,这位生活在19世纪维多利亚时代的伟大作家,依然在和我们娓娓交谈。
【童话】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重要体裁,是一种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其语言生动浅显,对自然物往往作拟人化的描写,多采用夸张、拟人、象征等表现手法编织奇异的情节。幻想是童话的基本特征,也是童话反映生活的特殊艺术手段。童话主要描绘虚拟的事物和境界,出现于其中的“人物”,是并非真有的假想形象;所讲述的故事,也是不可能发生的。但是童话中的种种幻想,都植根于现实,是生活的一种折射。童话创作一般运用夸张和拟人化手法,并遵循一定的事理逻辑展开离奇的情节,造成浓烈的幻想氛围,形成超越时空制约、亦虚亦实、亦幻犹真的境界。此外,童话也常常采用象征手法塑造幻想形象,以影射、概括现实中的人事关系。
根据人物形象类型的不同,童话可以分为常人体童话、拟人体童话和超人体童话。常人体童话中的人物都是普通的人,描述的是普通人的生活,但这些人的性格、行动、遭遇都特别离奇夸张,如《皇帝的新装》。拟人体童话中的人物,多是人类以外各种人格化的有生命和无生命的事物,通过拟人化的手法使它们有思想、感情和人的性格行为,如《木偶奇遇记》。超人体童话主要是描写超自然的人物和他们的活动,借助超越常人和自然力的神仙、妖魔或宝物来展开奇怪荒诞的情节,多见于民间童话和古典童话,如《神笔马良》《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但这三者并非截然分开,有时也互相联系。也就是说,在一篇童话中,可能既有常人体表现方法,也有拟人体表现方法。
童话与寓言童话和寓言有很多相似之处:它们的故事都是假托的、创造的、幻想的,都可以采用各种生物或非生物来充当故事的角色,也都富有教育意义。但寓言和童话又各有不同特点。寓言的篇幅一般较为短小,结构单纯,语言朴素,幻想的程度也较轻;而童话的篇幅较长,长篇可达数万字,短小者一般也一二千言。童话的结构比较曲折,能细致地刻画人物形象,幻想也比寓言更为丰富、奇特。童话是儿童文学的重要体裁,它描写的内容,表现的生活,都照顾到儿童的知识范围和心理特点,所运用的语言也易为儿童接受。而寓言虽然也是儿童文学的一种重要体裁,但它并不是儿童文学专有的样式。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厨房里的妈妈
- 我的数学老师
- 我家的“小闹钟”
- “厨师”爸爸
- 爱“养花”的妈妈
- 与众不同的爱
- 聪明的表妹
- 哎,我的爸爸哟
- 慈祥而严格的妈妈
- 我的孝顺“老”妈
- 唉,我的爸爸哟
- 我的爸爸
- 爷
- 我的弟弟
- 我的表弟刘政烨
- 信息技术教学的体会
- 在战栗中成长:对恐怖电影的精神分析及再分析(1)
- 从情感主义到后情感主义(1)
- 浅析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肢体语言教学
- 试论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模式
- 家国军旅一身事 缱绻执著两情深(1)
- 谈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基础教育发展探析
- 关于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趋势
- 当代中国个体纪录实践现象学批判(1)
- 中国电影产业国际竞争力发展分析(四)(1)
- 中西方纪录片种类比较及创作方式(1)
- 基于体育运动对不同运动群体心境影响的述评
- 浅析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与对策
- 突围:冲出纪录片创作的误区(1)
- 基耶斯洛夫斯基及其影片简评详细内容(1)
- 《小松鼠找花生》近义词反义词
- 《小松鼠找花生》词语造句
- 对课堂失利进行的反思──《小松鼠找花生》教学后记
- 动态生成、激活思维──《小松鼠找花生》教学片断与评析
- 《小松鼠找花生》教学案例与反思
- 《小松鼠找花生》教学案例及评析
- 海阔任鱼跃 天高任鸟飞──《小松鼠找花生》教学感悟
- 16《小松鼠找花生》教学设计
- 《小松鼠找花生》教学修改与反思
- 《小松鼠找花生》教学修改与反思
- 《小松鼠找花生》教学修改与反思
- 课堂呼唤心灵的对话──《小松鼠找花生》教学札记
- 《小松鼠找花生》教后随想
- 让语文教学植根于生活中──《小松鼠找花生》教后所感
- 花生找到了──《小松鼠找花生》教学案例及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