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26
“划”出来的“浪花”──《颐和园》教学片段及评析
【教学片断】
小黑板出示下面两句话:
“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
师:刚才,通过朗读,我们知道了这两句话写出了昆明湖的“静”与“绿”。这儿用了一个“滑”字,能改用“划”字吗(边说边擦去“滑”,换成“划”)。
(课堂上出现片刻沉默,学生们在思考。)
生:我认为不行。如果用“划”字,就表示用桨来划,我和妈妈在玄武湖划过船,我发现每划一桨,湖面就会产生许多波纹;而文中说,游船、画舫在湖面驶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这样的话,就显得自相矛盾了。所以我认为不能改用“划”字。
(教师赞赏地点了点头,一时间,学生纷纷举手。)
生:我还有一个理由。文中说昆明湖绿得像一面镜子,我们都知道,镜子是由玻璃制成的,表面很光滑,这儿用”滑“字就显得很准确,而用“划”字就没有这样的好处了。
生:我还有一点补充。文中说昆明湖绿得像一块碧玉。跟玻璃一样,玉的表面也很光滑,这里应该用“滑”字。
生:老师,我想对前面同学的发言作一个总结。这儿应该用“滑”字,只有用“滑”,才能写出昆明湖的“静”的特点。用“划”不但写不出“静”,反而破坏了“静”。
师:(将“划”还原成“滑”)同学们的发言都很精彩!从一个“滑”字中,我们不但体会到了昆明湖的“静”,更体会到了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希望同学们在平时写作文时,也要像作者一样,准确地用好词语,把作文写生动。
(学生再次朗读上面两句话。)
【评析】
语言文字的训练过程亦是思维的训练过程。在这一教学片段中,教师故意设谬,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引导学生深入地思考。学生在联系上下文驳谬的过程中,思维的敏锐性、严密性、发散性也得到了训练,促进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但如此,教师将作文教学有机地渗透在阅读教学之中,提示学生作文时用词应注意准确、生动,也是值得借鉴的。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老师们,给我放肆吧
- 十二个月的争吵
- 我的“刁蛮”同桌
- 我们的职责
- 开心药水
- 我们班的茂哥
- 我家的“大肚子”哥哥
- 一段无法抹去的记忆
- 秋天的榕树
- 刺梅
- 元宵焰火晚会
- 让家园回来吧
- 有趣的小表弟
- 美丽的朝天门码头
- 难忘的除夕之夜
- 关于我国财政支农资金绩效审计的现实选择(1)
- 审计监督及今后发展方向(1)
- 风险导向审计理论存在的问题及其建议(1)
- 浅析风险导向审计理论在我国的运用(1)
- 论审计收费对审计独立性的影响(1)
- 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的成因与对策探析(1)
- 动量词“回”“次”的差异及其运用(1)
- 关于我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审计风险的探讨(上)(1)
- 关于我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审计风险的探讨(下)(1)
- 对ST达尔曼内部审计的思考(1)
- 汉语短语的分类问题
- 浅谈内部审计部门的职能转变(下)(1)
- 上市公司审计意见类型分布比较研究(1)
- 论国有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上)(1)
- 关于内部审计外部化形式的探讨(1)
- 《爱莲说》教学设计
- 《爱莲说》教学设计
- 《短文两篇》教学设计
- 《短文两篇》教学设计
- 《爱莲说》教学设计
- 《陋室铭》教学设计
- 《爱莲说》教学设计
- 《陋室铭》教学设计
- 《陋室铭》教学设计
- 《陋室铭》教学设计
- 《陋室铭》教学设计
- 《短文两篇》教学设计
- 《爱莲说》教学设计
- 《爱莲说》教学设计
- 《短文两篇》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