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20
《颐和园》教后感
《颐和园》这篇课文是一篇游记类美文。课文写的是我国著名的公园──颐和园。文章的第一节为总起:概括地写了颐和园的美丽;最后一节又以颐和园的美丽作结,前后照应,结构完整。从第二节起作者如同一位导游,引领读者从进入大门开始,依次介绍了颐和园中的长廊、万寿山和昆明湖。
在写教案之前,我冥思苦想,不知如何上好这样游记类文章。第一稿我想抓住表示方位的词语教学,比如,“两旁”、“左边”、“下面”、“正前面”等等,这些词语讲清了景物的所在位置;再次,要注意作者怎样“看”的,比如,“抬头一看”、“向下望”、“向东远眺”等这些词语,写出了景物和作者之间的相对位置。但是又转念一想,这对于年仅十岁的孩子,能否搞懂?搞懂又有何意义?于是,我推翻了这次教案。
当我再次捧起课本,细细研读时,我慢慢地觉得,从教的方面来说,教师为达到教学目标而在教学实践中呈现的种种材料。它既包括在教学中对现成教材内容的沿用,也包括教师对教材内容的‘重构’──处理、加工、改编乃至增删、更换;既包括对课程内容的执行,也包括在课程实施中教师对课程内容的创新。”显而易见,后者是从教学实践的层面上来衡量语文教学内容的。
于是,我定了本堂课的教学目标:
1、通过对文章内容的感悟,知道北京的颐和园景色优美,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继续学习默读、归纳文章内容的方法。
3、理解“几乎”的意思,知道准确运用“几乎”这个词语。
4、能选择自己喜欢的小节背诵。
围绕这一目标,我以文中的过渡句为突破口,巧妙地让大家跟随作者游览的顺序一个个的景点游览,让大家欣赏到了颐和园美丽的风光。又详细讲述了课文的第二节颐和园的长廊和昆明湖,并落实说后练习,结合具体的句子,体会“几乎”的用法,略讲了万寿山上的排云殿和佛香阁。最后,让学生找出书上概括颐和园特点的词语出现在哪里,引出总分总的写作手法。课后读写结合,让学生介绍自己喜欢的景点。
听完课后,老师们纷纷说:“课件制作新颖!”“教学思路清晰!有借鉴价值!”
对照浦东新区教育研究院顾院长的报告,反思如下:
教师从教材到教案的原创能力上有所提高,但教师从教案到课堂教学的原创能力上还要加强。
1、没有充分利用预习作业,例如:
读好句子,照样子写句:
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
____得像______,___得像________。
学生不理解包含两个比喻句的造句,怎么做?教师在预习中应该铺垫,并在课堂上随机指导,要从这个物体的两个方面考虑。
2、对所教学生知识技能和能力水平把握不足:
课堂应变能力不够。课堂中没有教学高潮。教师还需要长期的锤炼。
3、对于这样的录像课,教师、学生的心理准备不足,有些怯场。
以上不足,供同事们借鉴。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澳门年俗
- 梦想
- 我的理想
- 我的理想
- 我的理想
- 《我的理想》演讲稿
- 在逆境中不要悲观失望
- 让希望栖息在灵魂里
- 我的理想
- 珍爱生命,学会生存
- 学会生存
- 我的理想
- 理想是生命中神圣的向往
- 畅谈理想
- 理想之路
- 土建资料员基础知识
- 冷却塔质量通病防治
-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
- 《建筑制图与识图》实训指示书
- 试论沥青混合料集料离析的控制方法
- 益陶平瓦施工方案
- 彩色混凝土
- 架子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外里脚手架
- 浅谈门槛石作用及选购安装
- 水泥砼路面早期裂缝原因及预防初探
- 冬季施工应注意的细节
- 我国钢构行业发展趋势和存在问题
- 铝塑板施工工艺及流程
- 外墙涂料施工工序
- 2011二级建造师考试综合背景题的答题技巧
- 《太阳》 趣闻故事
- 《妈妈的账单》 考点练兵2
- 《太阳》 知识点精析
- 《她是我的朋友》随堂练习 提高篇
- 《太阳》 考点练兵2
- 《她是我的朋友》 考点练兵2
- 《妈妈的账单》 考点练兵1
- 《她是我的朋友》 考点练兵1
- 《太阳》随堂练习 巩固篇
- 《妈妈的账单》 教案讲义2
- 《妈妈的账单》 写作指导及训练素材
- 《太阳》 相关介绍
- 《妈妈的账单》 范文习作
- 《妈妈的账单》 教案讲义1
- 《她是我的朋友》随堂练习 巩固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