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设计>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4-17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读懂诗句,理解诗意。

2、有感情地诵读古诗,并背诵。

3、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4、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语言表达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想象思维的能力。

【教学重点】

体会诗境,训练语言。

【课前准备】

1、学生:

⑴ 搜集有关李白和孟浩然生平的材料。

⑵ 读熟课文。

2、教师:

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程序】

一、揭题、解题

(2分钟。)

1、揭题,读题:

注意“孟(mèng)”的读音及写法。

2、解题:

注意黄鹤楼与广陵的位置,、“之”的意思。

3、交流搜集的有关资料:

(3分钟。)

⑴ 李白和孟浩然是什么人?

⑵ 李白和孟浩然是什么关系?

⑶ 这首诗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

4、理解诗意:

(15分钟。)

⑴ 学生自学古诗:

(5分钟。)

自学要求: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熟读古诗,借助文后注解和字词典,理解字词,翻译诗句,做好讲解古诗的准备。

⑵ 检查交流自学情况。

(10分钟。)

⑶ 学生自愿或学习小组推荐同2学讲解古诗:

教师注意指点,并点出这首诗中的几个关键的不易掌握的字词。“西辞”“尽”。

5、体会诗境:

(6分钟。)

⑴ 你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⑵ 想象描述“烟花三月”是一个什么样的图景。李白这时有心情赏春吗?为什么?

⑶ 这时长江里是不是只有孟浩然的一只船?李白为什么只见“孤帆”?

6、李白站在岸边,看好友孟浩然的船只由近而远,心里会想些什么?

7、借助插图,体会诗的意境。

8、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诗的意境。

9、借助诗境,训练说写:

(14分钟。)

引导:孟浩然是李白的老师、兄长、朋友,往日,他们生活上相互照顾,学业上相互帮助,情投意合,感情深厚,此刻分别,不知什么时候才能相见,黄鹤楼前两人分别的情景一定非常感人,同学们想象一下,他们的分别时,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会是什么样的表情。我们能不能分角色表演一下当时的情景呢?要演戏,先要有脚本,请同学们以学习小组为单位,集体合作为这段情景的表演,写一个脚本,脚本要交待清楚事情发生的时间、环境,人们的动作、语言、表情等等。

10、学习小组合作撰写脚本。

11、学生自愿或推荐表演,表演后师生共同评议。

12、根据表演效果,重新修改脚本。

13、布置作业:

(1分钟。)

根据自己的能力和爱好,选择完成下面的作业:

⑴ 有感情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⑵ 《古诗三首》都写到了春天,说说三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⑶ 搜集并阅读有关友人送别的诗歌,体会诗人的感情。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一件有趣的事
一节有趣的动脑课
一件意想不到的事
捕鼠记
难忘的一节课
中国的语言文字真有趣
与众不同的课
吃西瓜的故事
一件意想不到的事
爸爸妈妈不在家时
第一次游泳
一件意想不到的事
我从未这样的快乐过
七嘴八舌
第一次洗衣服
论上海市信息化政策和法规环境构架(1)论文
论经济法是社会本位之法
论奥巴马政府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现状
试析环境侵权的特征(1)论文
浅谈少年运动员的选材与育材
中国民族电影业现状鸟瞰
幼儿教师音乐能力的培养与研究
试论小学教学团队建设的思考
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与策略
浅论内幕交易罪的若干问题及立法完善(1)论文
关于幼儿教师的装饰性劳动研究
国际化语境中的中国大陆电影(下)
双重他者:解构《落花》的中国想象
国际化语境中的中国大陆电影(上)
企业环境信息与银行信贷安全保障(1)论文
《比尾巴》教学案例
《比尾巴》教学案例及反思
《比尾巴》教学评论
如何利用网络优势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兴趣──《比尾巴》课例研讨
《比尾巴》课件说明
《比尾巴》教学反思
《比尾巴》教学反思
创设有趣的场景 感受阅读的乐趣──《比尾巴》教学案例及点评
动态生成、激活思维──《比尾巴》教学后记
《比尾巴》教学实录及反思
新课程中“三性”的体现──《比尾巴》教学札记
《比尾巴》教学片断与评析
《比尾巴》教学思路
创设情境 以读为本──《比尾巴》教学反思
《比尾巴》教学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