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09-14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精彩片段
(品读“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师:孟浩然烟花三月下扬州,李白的心里很羡慕,很向往。但是,当李白看着孟浩然渐渐远去的时候,他的心里又是什么滋味?要知道,离他而去的是谁呀?
生:孟浩然。
师:在诗中,李白称他为──
生:故人。
师:是故人,是好朋友,想象一下,两位好朋友,两位诗人好朋友在一起的情景。
生:他们在一起游览名山名水,欣赏风景,碰到自己喜欢的风景,就作一首诗。
生:傍晚的时候,他们在一起一边喝酒,一边欣赏明月,对着明月朗诵“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
生:他们在一起的时候谈天说地,谈论国家大事,生活中的见闻,心中的理想。
师:真是一段美好的日子呀!现在,孟浩然就要走了,我们和李白一起去送送孟浩然,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后两行诗,看看李白是怎样送孟浩然的?
生:(自由朗读后两行诗。)
师:从这两行诗中,你看出,李白是怎样送孟浩然的?
生:李白一直站在江边,看着孟浩然渐渐走远。
生:李白看着孟浩然的船越走越远,直到船不见了,他还在望着。
生:李白在江边站了很久很久,他的目光一直跟随着那只船。
师:让我们随着李白的目光,一起读──(手势提示)
生:孤帆──远影──碧空尽。
师:随着李白的目光,再读。
生:孤帆──远影──碧空尽。
师:随着李白的目光,再读。
生:孤帆──远影──碧空尽。
师:从李白的目光中,你看出了什么?
生:我看出李白很舍不得孟浩然。
生:我看出李白很想跟孟浩然一起走。
师:那你来读读这句诗。
生:(朗读:孤帆远影碧空尽。)
师:这是不舍的目光。请你读。
生:(朗读:孤帆远影碧空尽。)
师:这是神情的目光。我们一起读。
生:(齐读:孤帆远影碧空尽。)
师:小船消失在蓝蓝的天空,孟浩然走了。李白久久地望长江水,望着滚滚的长江水流向天际,他的心里在想些什么?
生:他在想,孟浩然,祝你一路顺风,在扬州玩得快乐。
生:孟浩然,这一别,我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再见到你?
生:孟浩然,不知我们什么时候才能相聚,到时候,把扬州的情况给我讲讲吧!
师:这深深祝福,这依依不舍,这浓浓情意,像这滚滚长江水连绵不断。把这两行诗读出来。
生:(朗读: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师:孤帆已尽,但祝福不尽,思念不尽。(示意另一名学生读)
生:(朗读: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师:这情意像江水一样深,像江水一样长。一起读。
生:(齐读: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师:真是情意深长啊!李白的情深义重感动了我们,感动了孟浩然,感动了千百年来的中国人,人们深深地喜欢上了李白的这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我们一起读整首诗。
生:(朗诵全诗。)
【点评】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可以看出,教师引导学生感悟古诗,不仅仅停留在诗句字面意思的理解上,而着重于引导学生展开充分的想象,通过想象去体味诗句背后的意境和情感。在想象中,学生似乎看到了李白和孟浩然在一起的情景,感悟到李白送别孟浩然的画面,体味到李白那颗充满向往、不舍与祝福的心。学生身在课堂,却在想象中思接千载,视通万里。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小白兔拔萝卜
- 神奇的羽毛
- 春夏秋冬的故事
- 出色的出租车司机
- 小猴淘淘
- 等明天
- 鳄鱼和小公鸡
- 捉迷藏
- 小兔运南瓜
- 玩跷板
- 让路!
- 捞皮球
- 小猪过河
- 放风筝
- 小猴子开快餐店
- 公路局帮扶xx乡xx村工作情况总结
-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个人总结
- 2005年财政局国库科工作总结
- 烟草行业创建××市文明单位工作总结
- 团市委青农部上半年工作总结
- 教研组工作总结
- 2005年全市动物防疫监督工作总结
- 公路建设指挥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总结
- 食堂管理工作总结
- XX镇村务公开工作总结
- XX镇村委会规模调整工作总结
- 人事科工作总结
- 财务科年度工作总结
- 充分发挥计生协会优势 促进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健康发展
- xx支行二00四年度工作总结
- 东西方的伊斯兰教和其他宗教在当代社会中的境遇
- 给孩童培植“中国心”——蒋庆先生谈少儿读经
- 哲学与思想
- 税法司法化的现代性进路浅议
- 和谐社会下的遗产赠与税浅议
- 企业所得税法的讨论
- 话语实践——哲学研究的新领域、新视角、新方法(2)
- 训示、期望与传承——熊牟师徒间的学脉相承
- 对获得性适应遗传的探讨
- 我国会计制度与税法的“混双”模式
- 财政法的概念与调整对象的浅议
- 财政法基本原则的浅议
- 国内销售企业税收的规划
- 给中国文化的心脏下一个哲学诊断
- 生态哲学对社会学的影响与启示
- 《金色的草地》教学展示 参考图片
- 《我们的民族小学》案例反思
- 《我们的民族小学》教学反思
- 《我们的民族小学》案例反思
- 换一种问法──《我们的民族小学》教学后记
- 《我们的民族小学》教学反思
- 《我们的民族小学》教学感悟
- 《我们的民族小学》教后记
- 利用有效方法 诱发学生兴趣──《我们的民族小学》教学反思
- 《我们的民族小学》课文解读
- 课后思──《我们的民族小学》
- 《我们的民族小学》课后反思
- 《我们的民族小学》课文解读
- 《我们的民族小学》教学案例及评析
- 《金色的草地》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