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3
踩着搭石过长江
远亲不如近邻,江西和武汉是邻居。南昌市的教研员王玲湘踩着搭石,过了长江,在湖北武昌的赛场上,引领武汉中山路小学的学生踩着搭石,越过语言文字的溪流,走进文本,走进刘章爷爷的心灵。
省市级教研员上公开课,而且是在全国阅读教学观摩课的比赛场上上比武课,真正做到“看得出问题,想得出办法,做得出样子”。这个样子我是第一次见到,这个样子做得“那是相当相当的好”。
山含情,水含笑,教师深情的语言铺就的搭石,让学生踩着,走进文本。如揭题,教师出示课件,在轻音乐中,教师的一段动情描述,把学生带进了那山、那水、那搭石构成的意境中,教师动情的语言是最好的课程资源了。
在课堂上,王老师舍得给学生独立思考、感悟的时间,让学生静静地思考品味,想象那一幅幅画面,把语言读成了一幅幅画面,这是阅读的本质,这是语言的魅力,这是学生踩着语言的搭石走进文本的蹊径。
王老师的教案也很实在、实用,就象一块块普通的搭石,让我们这些听课者踩着教案的搭石,就能走进王老师的课堂。
对重点词句,进行高密度的再现,这是英语教学中常用的方法,在王老师的语言课堂中,我们也见到了这样的经典:
师:如果没有搭石,家乡的人们怎么过小溪呢?谁能用课文中的句子来说一说?
生:山洪过后,人们出工、收工、赶集访友、来来去去必须脱鞋绾裤。
师:“绾”是什么意思呢?
生:卷起来的意思。
师:那就是说,如果小溪里没有搭石,人们出工必须。
生:脱鞋绾裤。
师:人们收工就必须。
生:脱鞋绾裤。
师:人们赶集访友就必须。
生:脱鞋绾裤。
师:人们访友就必须。
生:脱鞋绾裤。
师:人们来来去去就必须。
生:脱鞋绾裤。
连用五个“脱鞋绾裤。”这么高密度地再现这个词语,学生烦不烦?但学生正是由此体会到“总要脱鞋绾裤”,“家乡人过小溪就很不方便了”,“很辛苦了”,“很麻烦了”。这样高密度的再现,可用宋丹丹的话说:“那是相当相当的好了。”“脱鞋绾裤”这么个生僻的词儿也像铬印一样铬在学生心里了,语言这把工具也被打磨得锃亮锃亮的了。
学语言,是有共同的规律可寻找的,从这个经典片断中,我们找到了学汉语和英语的共性,把握了规律,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搭石,你说呢?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广场上的溜溜族
- 温暖的黄昏
- 剪喜字
- 剪囍字
- 一个微笑
- 溜冰感受
- 学琴之路
- 做个敢于“背叛”的乖孩子
- 牵挂
- 华溪水库
- 太阳菊花
- 猫捉老鼠
- 我发现了洗汗衫的秘诀
- 驰骋梦想
- 剪喜字
- 探析和谐社会语境中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公共政策论文
- 单位制向社区制的回归-公共政策论文
- 当代公共管理与政府改革-公共政策论文
- 提升初中数学课堂问题的有效性方法探析
- 浅谈素质教育下的中学化学教学策略
- 审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创新研究
- 浅谈新时期地勘单位的审计职责
- 浅谈建构课外阅读平台,提高农村学生课外阅读的实效性
- 充分履行国家审计监督职责促进政府投资项目科学管理
- 浅谈中学素质教育中的新课堂:信息技术课
- 高职审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思考
- 试论更新中职数学教育教学模式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公共行政的民主和责任取向析论-公共政策论文
- 论公民社会兴起对政府制度建设的影响-公共政策论文
- 计划生育有利益导向机制的探索与实践-公共政策论文
- 《阳光》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 《比尾巴》教学设计之六
- 激学 趣学 乐学——《影子》教学设计
- 《比尾巴》教学设计之七
- 《阳光》教学设计之五
- 《阳光》教学设计之一
- 《比尾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比尾巴》教学设计之八
- 《小小的船》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四
- 《阳光》教学设计之二
- 《阳光》教学设计之三
- 《影子》教学设计之二
- 《影子》教学设计之一
- 《影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阳光》教学设计之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