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3
《搭石》一课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把《新课程》崭新的理念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打破原有的教学方式,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让学生懂得:老师和他们是平等的对话关系,讲台并非是老师专有的阵地,课上我经常把讲台让给学生,让他们也神采飞扬地站在这里施展自己才能。《搭石》上完后,可以看到课堂上学生们学习积极性非常高,尤其是我充分利用本校现有条件,设置的一系列幻灯片,引来了学生的啧啧称赞,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我要学生动笔在文章空白处中写感受,发表自己的见解这一环节,正体现了把自主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的理念,学生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别人,甚至出现了争抢的现象。
课堂上学生对问题的分析、理解有时会超越教师的设想,这是教学相长的好机会。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从中汲取营养,用于再教学时启迪学生的思维。课文最后一句话“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这句话怎么理解?说真的,这句话含义很深刻,我认为对四年级的小学生未免太难了。因为文章语言表面比较易明,但内涵隐晦,作为老师,有时都一下子都转不过弯来,何况是四年级的的小学生?我让全班同学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最后有同学来回答:“这句话安排在课文的最后,作者是不是要用来点明中心呢?而课文的中心就是要赞扬乡亲们,那赞美搭石就是赞美了乡亲们。”另一位同学接着回答:“这句话表面是写搭石静静地在溪水中,任人踩踏,却无怨无悔、默默无语。实际上就是写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精神的写照。”同学在学习时,碰到问题能去动脑筋查找资料,这是一种探究精神的体现;经过讨论解决问题,这是合作精神的体现。引导学生注意倾听别人的发言,鼓励学生对不同意见展开争论,让学生的思维在碰撞中迸射出火花,从而对课文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通过用新课程崭新的理念上课,我觉得新理念已经在慢慢地渗透到学生的思维中去了,这是值得欣慰的。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材要有开放性和弹性。教材的开放性表现在教材要和生活实践相结合,要课内外结合,要学用结合。作为教师要突破教材对学生教育的禁锢,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而不能成为教材的奴隶,应该做教材的主人。
“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发展”是课改的核心,作为教师,教学中不是为教案负责,而要时时处处为每一个学生着想,把学习的权利真正还给每个孩子,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真正使每一个孩子得到了发展。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秋季田径运动会
- 放烟火
- 4×100米接力赛
- 我学会了自由泳
- 美丽的西沪港
- 金色的海滩
- 做不倒翁
- 我学仰泳
- 网上游戏
- 找硬币
- 我当值周生
- 我的一个星期天
- 100元钱
- 奥运记事
- 游览榕洽生态园
- 网络化:出版信息管理的必由之路
- 智能型伺服放大器的设计
- 审理精神损害赔偿案件有关法律问题的探讨(1)论文
- 计算机系统分析员论文-企业集团的信息管理系统应用
- 谈论单片机在“智能化”电子产品中的应用
- 基于PROTEUS数字频率计的设计
- 企业改制时期的劳动关系问题研究(1)论文
- 向劳动分工和市场竞争要学术“精品”(1)论文
- 企业改制中劳动争议案件问题之浅析(1)论文
- 论《劳动法》在“引智”工作中的适用及其法律调整(1)论文
- 风险管理在新能源电池开发及生产中的应用
- 关于烟汽应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加强企业管理的调查报告
- 世纪之交的劳动法发展(1)论文
- 构想网络时代的出版业
- 论网络化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
- 《别饿坏了那匹马》教学杂谈
- “香甜甜”的滋味──《别饿坏了那匹马》教学案例
- 就这样被感动──《别饿坏了那匹马》听后感
- 读《别饿坏了那匹马》有感
- 研读品悟 精读体会──《穷人》教学谈
- 让世界充满爱──读《别饿坏了那匹马》后感
- 整合问题 简化目标──《穷人》教学设计浅谈
- 《穷人》中传神的“哦”
- 问出一片新天地──《穷人》教学新探
- 《别饿坏了那匹马》课本剧
- 《别饿坏了那匹马》相关链接
- 给语文课“松绑”──兼评《穷人》一课的教学
- 《别饿坏了那匹马》课文补写
- 为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生而教──《穷人》教后随笔
- 一咏三叹,意犹未尽──《穷人》一课教学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