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6-07
匠心独运 巧妙解词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训练学生理解课文,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丰富学生的想象力的重要途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在语文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也就是说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在读中学,在读中悟。那么,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为此,作为语文教师的我在“读”上也花了很大功夫,但总觉得收效甚微。那天有幸聆听了一位老师的《搭石》一课,给我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让我对指导朗读有豁然开朗的感觉。把我感悟最深的地方写出来与大家共享。
《搭石》一文的第三段是这样的: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老师在指导学生感情朗读这个自然段时是这样安排的:
1、先让学生试读本段。
2、然后抓重点词句指导学生朗读,比如:
协调有序、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等词。在指导学生理解“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一句时,教师先抽出一竖排学生隔一充当“前面和后面的”,然后教师引读“前面的──”,学生对读“抬起脚来”,教师引读“后面的──”,学生对读“紧跟上去”;教师读“前面的──”,学生读“抬起脚来 ”, 教师读“后面的──”,学生读“紧跟上去”……接着老师又扩大学生参与面,让学生分成左右两大组进行师生对读,在师生对读的过程中,学生体会到了一行人过搭石的那种紧走搭石慢过桥、协调有序的美景。
3、接下来教师巧妙的把本段文字变成诗一样的行文,让学生读出诗的节奏、诗的韵律。诗文是这样的:
每当 后面的
上工 紧跟上去
下工 踏踏的声音
一行人 像轻快的音乐
走搭石的时候 清波漾漾
动作 人影绰绰
是那么协调有序 给人
前面的 画一般的美感
抬起脚来
4、让学生在掌握了诗文韵律的基础上,最后让学生又回到课文中去读这一自然段,这时,学生已水到渠成、能美美地读本段了,在美读中学生的感情已上升到景美、人美、情更美的最高境界……
到这里,我们已深深感觉到这位教师指导朗读的高明和巧妙之处。指导朗读的方法多种多样,只要我们因材施教、因文而宜、因学生而宜,巧妙设计、恰当引导,相信我们的语文教学一定能达到“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促发展”的最佳境界。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成功的喜悦
- “求是”报名记
- 哈,我当叔叔啦!
- 我最喜欢的一次活动
- 那次,我真的高兴了
- 我发现里壁虎逃生的秘密
- 一件意想不到的事
- 我的一件傻事
- 南沙的厉害
- 上行下效的后果
- 决择
- “高兴极了”、“糟糕透了”
- 手机失踪记
- 成长的滋味
- 教师节的“礼物”
- 突发性公共事件中的政府应急能力建设-公共政策论文
- 试论从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谈自控能力的培养
- 国企内部审计问题探究
- 现代公共政策理论与古典公共性观念-公共政策论文
- 浅谈对高校体育课增加电子竞技运动项目的思考
- 浅谈数学课中知识迁移的作用
- 公共选择学派的民主表决理论简析-公共政策论文
- 试对我国地方审计体制改革的探讨
- 论审计委员会职责
- 浅析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 浅析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专业判断及其影响因素
- 我国企业风险审计存在问题及对策
- 加强高校内部公共关系建设和谐校园-公共政策论文
- 实施宏观调控政策的力度-公共政策论文
- 关于会计与审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思考
- 《我多想去看看》教学设计之三
- 《比尾巴》教学设计之二
- 《阳光》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比尾巴》教学设计之一
- 《我多想去看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比尾巴》教学设计之四
- 《雨点儿》教学设计之二
- 让学生自主学习《自己去吧》
- 《我多想去看看》教学设计之五
- 《我多想去看看》教学设计之一
- 《我多想去看看》教学设计之二
- 《我多想去看看》教学设计之四
- 《我多想去看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雨点儿》教学设计之一
- 《比尾巴》教学设计之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