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4-03
从洪婵娟老师《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课堂上学到的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讲少年周恩来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租界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借着课前几分钟,我匆匆浏览了一下课文,感觉有很重的思想教育的意味,加之故事发生的背景学生陌生,文章篇幅又长,这样的文章该怎么教呢?我在心里犯难:如果让我上,我会怎么上?
正在我理不出头绪时,洪老师自信登台了。如痴如醉地听着洪老师演绎的精彩课堂,不得不叹服:不愧是名师,果然技高一筹!点抓得准,课堂语文味浓。尤其让人称道的是老师的点拨、渲染,如行云流水,巧夺天工,将学生的情感、思维不断引向深入。那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生动情景,那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生的精彩景象,那琅琅的读书声,静默时的深深思考,抒发感想时的文字激扬,无不叫人赏心悦目。这才叫语文课堂!
细细品味,洪老师有几个环节的设计可谓匠心独运,值得玩味。
一、导入,聚焦“中华不振”
课一开始,洪老师让学生两次读课题:第一次,清晰而坚定地读;第二次,铿锵有力地读。在学生两次高质量的读后,洪老师很自然地抓住“中华不振”这个词,说:“刚才,老师发现同学们把‘中华不振’这四个字读得特别有力。课文中有个词语跟‘中华不振’意思相反,你能找到吗?”
(听过很多课,第二课时导入时,大多是将课题齐读一次,意思一下进入新课的学习,很少见洪老师这样在课题上如此下功夫的,提纲挈领地一下子抓住了教学的切入点,准确,干脆,高效。)
二、品文,感受“中华不振”
如果说,一开始抓住“中华不振”,叫人赞叹洪老师敏锐的课文把握能力,那么,下文洪老师让学生感受“中华不振”的现实,就更见她扎实的语文教学功底了。
洪老师让学生先自读自悟,划出写“中华不振”的语句,在个体学习的基础上,再让全班学生相互交流:哪些人的行为让你特别想说的?(抓事实,悟情感。)学生分别从洋人、那位妇女、旁观者以及伯父的角度阐述自己的见解,教师则不断地在其间穿针引线,将“中华不振”的现实剥得淋漓尽致。每一次学生感受到“中华不振”时,教师就在“中华不振”四字后面加上一个沉沉的感叹号。随着学生认识的不断深入,黑板上的感叹号不断地增加。这沉重的感叹号不断地撞击着学生的心灵,“中华不振”的现实也就深深地印在学生的心里。
在这一过程中,洪老师不是一味地让学生谈感受,而是相机引导学生品读句子,展开想象,将那些个令人辛酸的“中华不振”的画面浓抹重彩地一笔又一笔涂抹,直涂进学生幼小的心灵。如洪老师在教那位妇女哭诉的片断时,她问:“读着这个句子,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她会哭诉些什么?这位‘亲人‘可能会是她的什么人?你们的心情怎样?”在学生的情感被唤醒之后,洪老师又进一步渲染,带着学生引读──“她原指望中国的巡警能给她撑腰,惩处这个洋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通。”
师:这位亲人也许是她活泼可爱的孩子,她心如刀绞,生读──
师:这位亲人也许是她相依为命的丈夫,她悲痛欲绝,生读──
师:也许这位亲人是她白发苍苍的老母亲,她的心都碎了,生读──
在学生的情感被彻底激活,义愤填膺时,洪老师语重心长地小结:在中国的国土上,洋人无法无天,而中国巡警非但不主持公道,还为虎作伥,这真叫“中华不振”啊!
三、补充材料,帮助学生理解
洪老师在这堂课上补充了两个材料:一是当年租界外中国人贫穷流浪、民不聊生的画面。直观的画面刺激着学生的眼球──这就叫“中华不振”啊!二是周恩来生平事迹的介绍。在感人的事迹面前,学生深切体会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周恩来一生的诺言,一生奋斗的目标。他说到了做到了!没有半句说教,但学生对周恩来的敬仰之情已油然而生。思想教育水到渠成,浑然天成,完美结课。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颐和园导游词
- 观察
- 开学了,我们笑了
- 观察豆子
- 教师节里的润喉糖
- 我的蝈蝈将军
- 可爱的小猫
- 再逢中秋
-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 黄山导游词
- 胜似亲人
- 养蚕
- 时间都去哪了
- 假如我是科学家
- 因为选择不同
- 测量放线施工方案
- 国企管理应符合所有制性质
- 探讨无线传感器网络LEACH路由协议的变化
- 论法约尔管理理论在油田HSE监督工作中的应用
- 现代企业管理体系下的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 我国民营企业负债筹资探析-市场营销管理论文(1)论文
- 关于优化劳务派遣管理的探讨
- 浅议商业银行成本控制
- 园林施工定额管理
- 群塔防碰撞方案
- 对现代企业管理中5S管理应用的探讨
- 图书馆员职业倦怠心理透视
- 从三江并流想国企管理
- 国有金融企业客户关系创新-市场营销管理论文(1)论文
- 企业管理会计现状与发展策略之我见
- 《春雨的色彩》作者介绍
- 《春雨的色彩》课文结构分析
- 《春雨的色彩》随堂练习
- 《春雨的色彩》考点链接
- 《春天》
- 《燕子飞回来了》
- 《春雨的色彩》知识点:仿写例句
- 《春雨的色彩》课件 教学建议
- 《春雨的色彩》课件 教案讲义
- 《春雨的色彩》知识点 生字
- 《春雨的色彩》知识点:阅读知识
- 《春雨的色彩》重难点分析
- 《春雨的色彩》文章问题分析
- 《春雨的色彩》知识点
- 《春雨的色彩》作者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