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4-13
《记金华的双龙洞》中一处用词的探究
今天上午教《记金华的双龙洞》一文时,我和学生对文中一处用词进行了有趣的探究。
学习文中第二自然段最后一句话:“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再加上或浓或淡的新绿,眼前一片明艳。”时,我问:这里的“新绿”前为什么加上了“或浓或淡”一词?(说实话,事先我并没有预设这一问,只是上到这里凭着语感和自身的好奇产生了此问题,便问了出来。)没想到学生的探究兴趣很浓,有的学生对问题的解答出乎我的意料。以下是事后回忆的探究解答过程:
生:“或浓或淡”在这句话中的意思就是有的绿的颜色挺深,有的绿的颜色很浅。从课文一开始我们知道,作者是在“4月14日”也就是春天时来金华的双龙洞旅游的。这时候,有的植物的叶子长出来的时间比较长了,颜色就会变深变浓,而刚长出来的植物的叶子应该是嫩绿的,也就是淡淡的绿。(此解释正合我意,我笑着请他坐下。又一生站了起来。)
生:我觉得既然是“新绿”,就都是刚长出来的。所以我不同意他的看法!(我一惊,暗想,幸亏没有早下结论。赶忙示意他继续说。)我觉得这是由于山上的一片片“新绿”距离作者的视野或远或近造成的。距离近的“新绿”作者看得清楚醒目,所以觉得绿的浓;距离远的“新绿”作者看得模糊,所以感觉到是淡淡的绿。(这个理由我可是没想到,一想还挺有道理的。更没想到的是第三种理解呢!)
生:我觉得“新绿”或浓或淡,跟土壤的肥沃有关系。“新绿”下面的土壤肥沃,植物生长得茂盛,就会绿得深,绿得浓;“新绿”下面的土壤不肥沃,植物生长缺少营养,绿的颜色就会显得淡淡的。(他的发言还没完,我和其他学生就忍不住笑了起来。觉得这个看法别具一格,很有趣味。)
看到没有学生想发言了,我随机总结道:同学们的见解都很有道理。叶圣陶老爷爷把他看到的“新绿”用“或浓或淡”这个词语准确地真实地描写了出来,这种仔细观察,用词讲究的好习惯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下课后,我估计了一下,上述探究交流大概花去了六、七分钟的课堂时间。也许叶圣陶老先生也不会料到,仅仅对这篇文章中“或浓或淡”这处用词,今天的小学生就有好几种不同的见解呢?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不朽的昭君
- 弯道超越
- 诚信与善良
- 青山一道同风雨
- 《隐形的翅膀》
- 祝福是一种虚伪的常识
- 《品味时尚》
- 品味时尚
- 见证
- 我与故事
- 信他,抑或信己
- 见证
- 寻找生活中的咖啡豆
- 抓住机遇,成就伟岸
- 9年全国Ⅰ卷高考满分作文
- 略谈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LIMS)及在企业的实现
- 利用ASP实现网上数据库检索
- 一种基于“陷门收缩”原理的公钥算法
- 在ASP.NET中开发树状结构
- 感受Trinity
- 如何用VB存取SQL Server中的图像数据
- Magic DaVE 4A 数字特技切换台的功能及一些实用技巧1999
- 工程设计的网络应用方案探讨
- 地方历史文献存取、检索的趋势以及遇到的问题
- 应用 ODBC技术访问数据源的方法及实例
- 采用服务器端嵌入式脚本语言PHP3进行Linux下的网站开发
- 探析大中型网络中硬件防火墙的作用
- ASP.Net中程序构架与程序代码的分离 2
- 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
- 怎样从二进制流中恢复汉字信息
- 《夏夜多美》教学难点
- 《夏夜多美》趣闻故事
- 《夏夜多美》整体阅读感知
- 《夏夜多美》第一教案
- 《夏夜多美》第二教案
- 《夏夜多美》训练素材
- 《夏夜多美》写作指导
- 《夏夜多美》教学重点
- 《夏夜多美》教学目标
- 《夏夜多美》美文欣赏:你比我更需要它
- 《夏夜多美》美文欣赏:夏夜多美
- 《夏夜多美》重点问题探究
- 《夏夜多美》考点练兵二
- 《夏夜多美》范文习作:夏夜独坐,我喜欢
- 《要下雨了》老师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