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5
《小英雄雨来》补叙
小说《小英雄雨来》写了抗日战争时期一个十二岁孩子的英雄事迹。雨来为了掩护区上的交通员,被鬼子抓走了。不一会儿,河沿传来了几声枪响,村里的人们都悲痛地流下了眼泪。鬼子走后,大伙儿都朝河岸跑去……
到了河岸,别说尸首,连一滴血也没看见。大家呆呆地在河岸立着。还乡河静静的,河水打着旋涡“哗哗”地向下流。虫子在草窝里叫着。不知谁说:“也许鬼子把雨来扔在河里,冲走了!”大家就顺着河岸向下找。突然铁头叫起来:“啊!雨来!雨来!”
在芦苇里,水面上露出个小脑袋来。还是那么像个小鸭子一样抖着头上的水,用手抹一下眼睛和鼻子,嘴里吹着气,向岸上人问道:“鬼子走了?”“啊!”大家都欢喜地叫起来,“雨来没有死!雨来没有死!”
原来枪响以前,雨来趁鬼子不防备,一头扎到河里去。鬼子慌忙向水里打枪,我们的小英雄雨来已经从水底游到远处去了。
如果小说在写了河沿上传来几声枪响以后,紧接着便交代雨来没被打死以及他没死的缘故,那就平平淡淡,丝毫也引不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正是为了避开这种平铺直叙的表现方式,所以作者不忙于向读者交代雨来的结果,而是调转笔头去叙述村里的乡亲们在河岸上寻找雨来尸首的情形,使读者误以为雨来已经牺牲了。而正当此时,笔锋陡转,“突然铁头叫起来:‘雨来!雨来!’。……在芦苇里,露出个小脑袋来。……”点明雨来没有死,使读者在喜出望外之余又打了个问号“雨来怎么会没死的?”急于想了解下文。顺应读者的这种心理要求,作者回过头来补上笔:“原来枪响以前,雨来趁鬼子不防备,一头扎进河里去了,鬼子慌忙向河里打枪,我们的小英雄雨来已经从水底游到远处去了。”合情合理地解释了雨来没死的原因,给读者一种豁然开朗的快感。
这一补叙不仅使叙述波澜曲折,引人入胜,而且突出了雨来的英雄性格。一个十二岁的孩子竟能从鬼子的枪弹下死里逃生,这一点是很能表现小英雄的勇敢和机智的。所以作者不肯轻易地、直接地泄露出雨来是如何死里逃生的,而是从别处下手逐步引导读者去注意这个问题,关心这个问题,等到读者急于要弄清这个问题时,才补上一笔,解释清楚。这样,雨来死里逃生的情形就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他的勇敢和机智的性格也就因此而更加突出。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买西瓜
- 啊~祖国!母亲
- 葡萄
- 龟兔比赛
- 小山羊过独木桥
- 大公鸡
- 妈妈洗衣服
- 四季姑娘
- 套圈圈
- 到我这里来玩吧
- 家乡的大山
- 小苹果树找医生
- 风儿
- 第一次写日记
- 公园
- 试论我国行政改革的动力
- 电视剧的全球化和文化入侵
- 中国地方政府治理结构改革
- 政治制度设计的基本原则
- 解释论视野下保证期间制度的反思与重构(1)论文
- 《焦点访谈》--社会变革后中国新闻传播的适应性转变
- 著作权质押的困境和出路(1)论文
- 论电视剧的戏剧性
- 当前我国农民非制度化政治参与走向制度化的对策思考
- 物权法定原则之辨:一种兼顾财产正义的自由论视角(1)论文
- 村民自治对中国政治发展的影响
- 对改进我国公务员分类制度的若干建议
- 课题:为空瓶添新装(装饰)
- 村级直选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及其对策
- 自治新论
-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
- 《画家乡》教学设计
- 《王二小》教学设计
- 《四季》教学设计
-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
-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
- 《静夜思》教学设计
- 《比尾巴》教学设计
- 《两只小狮子》教学设计
- 《小熊住山洞》教学设计
- 《小松鼠找花生》教学设计
- 《快乐的节日》教学设计
-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
- 《四季》教学设计
- 《阳光》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