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22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后感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这篇精读课文属书信体文章,是一个中国孩子写给联合国秘书长的一封信。信中缅怀父亲──一个为维护世界和平而献出宝贵生命的英雄,并代表中国孩子呼吁国际社会:一致行动,维护和平,制止战争。课文饱含着一个孩子失去父亲的悲愤和对和平无比渴望的真挚情感。文章情感强烈,语言朴实,读之催人泪下。因此,我在教学设计的第一课时中着重体现了一下三点:
1、反复诵读:
本文作者用一个中学生、牺牲了的维和人员孩子的身份,用真挚、充满深情的语言,向联合国秘书长倾诉了自己家庭的不幸,讲述了爸爸牺牲后全家悲痛欲绝的情形,而后充满感情地向人们介绍自己的爸爸,最后,代表全家,所有的中国孩子向加利先生、向全世界所有的爱好和平人士发出呼吁,写得情真意切。本文非常适合朗读,因此,我在教学设计时,指导学生反复诵读,让孩子在多次有感情地朗读中体会情感,读出作者的心情。像课文第三节的教学,我还要求学生说说哪句话最打动自己,读一读,并谈谈为什么要这么读?这样学生就能把自己对文本的理解通过交流告诉大家,既指导了朗读,又理解了文本。
2、紧扣题眼:
文章的题眼是使“呼声”,因此,我在课堂一开始就让学生回答孩子的呼声是什么?而后的课文理解中,也一直把这呼声穿插在其中,课文结束的时候,让学生再次呼吁“救救孩子,要和平不要战争!”而课文对于爸爸身份、才能的描写我则让学生一读带过,不作详细地讲解。我感觉自己把握了重点,做到了主次分明。
3、适当补充:
课文中对战争的描述并不多,学生仅凭读文本不能深刻理解战争造成的灾难,对人类造成的无法弥补的伤害,因此,我在课堂上适时补充实例,出示各类幻灯片,让学生更具体地感受“世界并不太平”,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从而让学生缅怀那些为维护世界和平而英勇献身的英雄们,引导学生放眼世界,关注国际局势,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最后,还补充世界上爱好和平人士所采取的行
动,让学生明白自己能为和平作哪方面的努力。
第二课时我打算着重指导学生书信的格式,着手写回信。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给台湾小朋友的一封信
- 粗心的丁丁
- 我是‘电视迷’
- 奥运赛事观后感
- 第一次游泳
- 菊展
- 街板
- 《数星星的孩子》读后感
- 我家的星期天
- 迎奥运
- 《吃蓟的驴》读后感
- 农家乐趣
- 流浪的小猫
- 喜迎奥运爱我漳州
- 象棋迷爷爷
- 损害赔偿范围确定中的法律政策研究(下)(1)论文
- 走向一个统一的侵权理论(1)论文
- 谈电视栏目片头制作的艺术性思考
- 论中小电视台对频道、节目的包装策略
- 转轨时期中国政治权力的改革与发展
- 当前我国选举中热点问题评析
- 谈电视:电视剧竞争中的“中庸”势力
- 制度变迁与中国现代化进程
- 谈电视字幕在电视新闻中的作用
- 替代因果关系问题的解决路径(1)论文
- 对动漫产业文化要素的结构策略分析
- 论影视剧的改编方式
- 虚拟社会管理初探
- 论我国数字付费电视的现状及发展
- 论文化视野下中西方电影的差异
-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之二
- 《小小的船》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画》教学设计之四
- 《小小的船》第二课时
-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之二
- 《要下雨了》朗读指导及练习设计
- 《要下雨了》综合资料之一
-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之八
- 《画》教学设计之三
-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之一
- 《小小的船》教学评析
- 《要下雨了》综合资料之二
-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及反思
-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之三
- 《画》教学设计之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