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3
以读促讲 品悟感情──《花的勇气》第一轮公开课教后反思
本文是略读课文,教学的重点是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教学时应充分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教学时,我首先引导学生披文入情: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按照阅读提示的要求,说一说作者在维也纳经历了一件什么事;然后画出表现作者情感变化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想一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在学生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情感线索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真研读课文:把自己喜欢的部分多读几遍,细细体会作者的内心感受;找出自己认为写得好的词语反复品味,感受作者用词的精妙;提出不懂的问题与同学进行交流探讨。这篇课文的语言准确生动,耐人寻味,如“没有花的绿地是寂寞的”“绿色到处泛滥”“我用手扒开草一看,原来青草下边藏着满满一层小花”“我想它们刚冒出来时肯定很壮观”“我看到的竟是一片花的原野”“此刻那些花儿一下子全冒了出来,顿时改天换地,整个世界铺满了全新的色彩。”“每一朵小花都傲然挺立,明亮夺目,神气十足。”“小小的花儿居然有如此的气魄”“我的心头怦然一震,这一震,使我明白了生命的意味是什么,是──勇气!”教学时,我让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词语进行赏析,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的优美,领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努力达到增强学生语感,积累语言之目的。教学时应以读为主线,特别要注重朗读的指导,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品出言中之意,悟出言中之理,感受言中之情。在理解内容、品味语言之后,又让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全文,循着作者感情的变化,读出失望──吃惊──遗憾──惊奇──震撼,使学生的感情和作者的感情融为一体。
由于经验不足,教学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需要进一步改正:
1、教师放手不够,担心学生找不出说不到。
2、在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感受作者用词的精妙时未能把握好课文的两条线索,忽视了两条线索之间的密切联系,使学生在体会上有困难。
3、学生的朗读浮于表面,没有深入到文本情境中。
整改措施:
1、紧紧抓住两条线索之间的密切关系,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引导学生领会作者情感变化的过程。
2、引导学生通过入情入境地朗读,品出言中之意,悟出言中之理,感受言中之情。
3、遵照略读课文的要求,教师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六岭山
- 快乐的 “六一”
- 我有新外号了
- 赚钱
- 农夫和熊
- 贵宾犬白雪
- 教师节的那一天
- 和我一天出生的小伙伴
- 夏夜多美
- 动物园
- 观荷
- 春天是这样来的
- 倒霉熊
- 一双惹麻烦的溜冰鞋
- 妈妈教我学做饭
- 全球环境维护
- 废物最少化专家系统的设计
- 先秦保护环境的思想及对治
- 森林公园在我国自然保护区系统中的地位
- 城市给水管道安装存在问题与解决
- 我国乡镇企业的发展、环境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 论生态政治与政治生态化
- 现代社会环境工程建设的难点及应对措施
- 澜沧江—湄公河水资源公平合理分配模式分析
- 发展芦苇湿地污水处理绿色生态工程初论
- 室内空气污染物来源及整治
- 论环境标准为管理服务的内涵与层次
- 浅谈垃圾中重金属的回收方法实验
- 园林工程规划阶段造价调控监管
- 环境化学的回顾与展望
- 《槐乡的孩子》教学设计一
-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之一
- 《美丽的小兴安岭》说课设计
- 《蜜蜂引路》教学设计
-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建议
- 《动手做做看》B案
- 《奇怪的大石头》教学设计二
-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之一
- 《我不能失信》教学设计一
- 《荷叶圆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动手做做看》练习设计
- 《动手做做看》A案1
-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说课设计
-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
-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设计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