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6
《古诗词三首》美文欣赏——渔歌子
《渔歌子》其五
张志和
青草湖中月正圆,巴陵渔父棹歌连。
钓车子,橛头船,乐在风波不用仙。
赏析:
第五首写青草湖赏月之乐。
时逢月半,月儿正圆,诗人泛舟于青草湖中,天上的圆月与湖中的月影相映成趣。在江流中来往,在风波中出没的诗人,置身其间,感到其乐无穷,飘然如仙,无怪乎他要自号“烟波钓徒”了。
由于有“乐在风波不用仙”之唏,传说诗人“一旦忽乘云鹤而去”(《唐才子传》卷三),坐实其乘鹤仙去。其实这样并没有真正领会其诗句的真意所在。
诗的第二句“巴陵渔父棹歌连”,谓此时此景,正与屈原《渔父》篇中渔父所唱之棹歌仿佛。屈原流放湖湘之间,行吟泽畔,有渔父劝其不如归隐,曾唱渔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在“青草湖中月正圆”的时刻,诗人不由想起这位巴陵(今湖南岳阳)渔父所唱之歌,体味到了大自然的美好与宁静。这种超凡脱俗的境界岂是挣扎于尘嚣之中人所能想象的,故诗人乐所其乐,吟出“乐在风波不用仙”之句。
综上所述,这些小词的形式与七言给予句比,只差一字,第三句七言化为两个三字句,然而其节奏与音韵已显得不同,读来颇有参差错落之致。可知初期的小词与绝句关系密切,只是更具音乐性,句式长短错落,已与诗明显有别。
诗人能够写出这些具有远韵远神的小词,得力于他多方面的艺术修养。志和善画山水,酒甘兴起之际,以击鼓吹笛助兴,挥毫作画,倾刻而就,无不曲尽天真,令人赞叹。这五首小词撰成后,诗人即据以作画,意兴高远。当是到而抱憾知,即百计求访,为不能得到而抱憾。可见这些词既是诗,又是画,具有浓郁的诗情画意,千百万来脍炙人口。苏轼即将其成句用入《鹧鸪天》和《浣溪纱》两首词中。当然,比较下来,苏轼不免生硬之赚,“犹未若原词之妙通造化也”(刘熙载语)。不过于中也可知苏轼倾倒之意。
这些词撰成后,一时和者甚众,颜真卿、柳宗元等均有和作,可惜皆已不传。张词不仅风靡国内而已,甚至于蜚声海外,赢得无数的海外读者,与唐穆宗时代的日本嵯峨天皇就有五首仿作问世,流传至今昔。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蓝天
- 参观学校
- 新学期的一个下午
- 我的小邻居
- 我喜欢下雪
- 我最敬佩的一位老师
- 多媒体电脑和黑板
- 记一堂紧张的班会课
- 落日
- 观《选择》有感
- 春熙路
- 扩瞳感悟
- 文明少年诚信生活
- 泥巴
- 小摊见闻
- 企业盈余管理与审计师审计风险防范关系探讨
- 浅议高中生学习语文兴趣的培养
- 注册会计师对小型单位审计应关注的相关问题
- 关于经济责任审计成本降低的思考
- 内部审计如何查出账外资金
- 政府部门内部审计的地位分析
- 语文课程改革中几个观念的认知和掌握
- 会计回归与会计外部化
- 现代文通大意明细节从而提升阅读能力为核心
- 基于财务治理角度的内部审计分析
-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与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初探
- 高中语文教师在文学教育时应强化重点
- 浅谈西班牙语与汉语语音比较
- 阅读鉴赏文学作品看作者精神世界
- 论审计执业环境建设
- 《桥之美》生字注音
- 《桥之美》结构分析
- 我到桥上看风景
- 我眼中的桥之美
- 心灵之桥
- 《桥之美》课文简析
- 《桥之美》写作特色
- 《桥之美》重点难点
- 《桥之美》基础知识题
- 《桥之美》学法引导
- 《桥之美》写作特点
- 《桥之美》问题探究
- 《桥之美》中心意思
- 《桥之美》重点难点点拨
- 《桥之美》阅读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