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3
《父亲的菜园》一文教后反思
《父亲的菜园》是根据教育部2000年颁发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编写的六年制小学语文课本第八册中的一篇略读课文,这对于从教20多年的我来说,却还是一篇从未尝试过的新教材。
课文按事情的发展顺序,依次写了:
1、失去菜园。
2、决定开垦新菜园。
3、开垦荒地。
4、垒上石墙。
5、种上豌豆。
6、用豌豆肥田。
7、拾粪肥田。
8、菜园获得丰收。
作品通过对父亲的言行的具体描写,意在引导学生体会父亲的勤劳、坚毅的品质,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我在教学这篇课文时,依据教材的编写意图,也就是加强学生的阅读实践,其中的一个教学重点是学习文中的父亲的优秀品质。在课堂教学中的质疑问难、讨论解决问题的环节中,出现了下列的现象:课文第九自然段落是描述父亲用“豌豆肥田”的情节,文中有这么一个句子──“父亲却把那一片豌豆全翻在泥土里”,而后又告诉作者:“这一季豌豆就用来肥土吧。”针对用“豌豆肥土”的做法,学生们展开了争辩,褒贬不一。有的学生认为:用豌豆肥田不合算,理由是:
1、文中说家里的菜碗总是盛不满,说明家里缺少菜,这些豌豆果实应当让家里人吃。
2、肥田有更好的的办法,如去远点儿的地方割青草,然后挑回来……还可以……老师,您说是吗?我没想到学生会钻“牛角尖”钻到这儿来了,学生的这种观点是对教材内容的否定?是生命化教育的亮点?这是我在备课时始料不及的,真让我叫苦不迭,心里暗暗地嘟囔着:在高喊语文学科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今天,怎么来了个这样的教材……课堂上,为了维护做老师的尊严,只好自找下台阶的路,绞尽脑汁想了一番,我故作轻松地说:“看来你们舍不得用豌豆来肥田。──其实,我也这么想,我赞赏同学们的见解。但是,我们中国有句古话叫‘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对‘豌豆肥田’的细节,你们可以保留自己的意见,对其他情节中那‘父亲’的言行,老师更表示敬佩,从整体上说,‘父亲’的优秀品质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不敢保证我的学生们能接受我“表演”,走下讲台后返回办公室的路上,我忐忑不安。
如何突破这一教学难关呢?我静下心来重研教材,觉得课文的教学难就难在这“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上。
我们以前没有特别的提出人文性,可是细细想来,过去的语文教学真的缺少人文性么?哪一段文字没有反映人文性呢?既然有教学内容,它本身就蕴涵着人文性,无论你关注还是不关注都是脱离不了的。语文课程,贵在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难也难在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必须通过语文学习和语言实践来体现。时下有的语文课,为了体现人文性、开放性以及与其他课程的联系,内容庞杂,形式令人眼花缭乱,安排过多的非语文活动,喧宾夺主,以有别于内容分析、机械训练的形式,造成了同样的后果──语文效率、质量的减损。我们应牢记“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是语文课的专务。我们一定要种好自己的田,浇好自己的园。”其中“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必须通过语文学习和语言实践来体现”的论断,我最为钦佩。我觉得人文性应当附属在工具性之中。语文教学需要问题,但我们需要的是有意义、有价值的问题,这个“意义和价值”应该建立在“课文的整体内容”或“语言环境”的基础上,没有这个前提,而去没有限度地挖掘或生成问题,我们就会失去语文教学原本的意义。例如有人教学《司马光》一课,让学生讨论“还有哪些方法救出小孩?”学生奇思异想,解决的方法五花八门,称其“这是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我们没有注意到荒诞的一面,倒是特别欣赏孩子的思维力。如果我们把课文做为载体,这样的创新思维的挖掘会有很多,由于大量的时间用在了思维的创新或人文性拓展,而失去了语文基本能力的训练,这恐怕也不是素质教育所追求的。想到这儿,我的心稍微平静了下来,虽然还没有想出更好的办法,但已不再为课堂上的“教导”担心,也顾不了学生们能否接受我的“表演”了,权且如此而已。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废墟中的孩子
- 战争是魔鬼
- 一张旧照片
- 战火中的哭泣
- 战争下的孤儿
- 生命之爱
- 生命是一首美丽的歌
- 战争与孩子
- 什么是生命?
- 写给战争里的孩子一封信
- 来自天堂的一封信
- 战争中的孩子
- 牢记历史勿忘国耻
- 幸运的战争孤儿
- 生命本是风景
- 试论房地产高层住宅抗震施工质量控制
- 房屋建筑中容易遗漏的防水工程
- 简明有效的工程进度控制方案
- 复古:是开发式保护还是保护性破坏
- 建筑质量为何问题频出?
- 浅谈工程施工进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途径
- 从对农民工的技术管理论亟待编制施工过程控制规范的必要
- 悬挑脚手架 与落地脚手架区别
- 建筑专业施工图纸核查要点
- 某公司施工图设计要求
- 合格的施工员应具备哪些素质?
- 房地产开发报建流程及潜规则指南
- 设计与施工中若干常见病害的防治对策
- 瓷砖填缝的最佳程序
- 施工员在施工现场要肩负多少责任?
- 《四个太阳》考点练兵(二)
- 《四个太阳》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 《四个太阳》范文习作:春天
- 《四个太阳》趣闻故事:后羿射日
- 《四个太阳》考点练兵(一)
- 《四个太阳》教学难点
- 《四个太阳》写作指导
- 《四个太阳》重点语句探究
- 《四个太阳》教学目标
- 《四个太阳》随堂练习:提高篇
- 《四个太阳》教学设计(二)
- 《四个太阳》教学设计
- 《四个太阳》重点字词梳理
- 《四个太阳》随堂练习:巩固篇
- 《四个太阳》教学重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