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13
《长相思》教学案例
《长相思》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五年级上册第5课的一首宋词。本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并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课堂片断:
(师范读全词,生仿读两遍古诗后)
师:同学们能从刚才老师读的词中体会到了什么?
生1:我体会到了这是一首关于边关将士思念家乡的词。
(这是一位平时极少发言的女生的回答,这种极准确的感受力令我赞许。但我想知道她是怎么感受到的?是通过课本上的背景图:“一幅士兵守卫图”知道的,还是从文本上感悟到的?于是我饶有兴趣地追问)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1:我从“身向榆关那畔行”这句体会到的。注释上说“榆关”指的是“山海关”,“那畔”指的是“关外”。整句诗让我知道了将士们离家乡很远。
师向她点头赞许:你真会学习,能借助注释来体会。谁还想说?
生2:我知道将士们思念家乡,以致于深更半夜睡不着觉。
师:你从哪儿体会到?
生2:我从“聒碎乡心梦不成”体会到的。
生3插嘴:我从“故园无此声”知道词人因为外面声音嘈杂不能入睡,才更思念家乡,因为家乡就没有这种声音,很宁静。
(学生的灵感被激发)
生4:我觉得词人思念家乡,不仅是家乡的宁静,更是因为家乡很温暖。因为关外“风一更,雪一更”,将士们可能冻得睡不着觉。
师(指着一名举手的男生):你来说?
(出乎意料)生5笑着说:老师,我想读?
生5声情并茂地读了全词,很满足地坐了下去。
师:有了这么多体会,大家也都读读吧!
学生很投入地朗诵。
师:现在你又有新的体会吗?
(学生小手林立)
生1:老师,我从“山一程,水一程”体会到将士们行军艰难,山高路远。
生2:我知道士兵很多:“夜深千帐灯”,很多人都睡不着觉,都亮着灯。
生3:我从“山一程,水一程。风一更,雪一更”连用了四个“一”体会到将士们的思乡之情很浓。
(这也是一位平时不爱发言的女生,她敏锐的语感不由令我带头为她鼓起掌来)
……
学生的思维异常活跃地继续着,而这一切仅缘于一个再简单不过的原因:我给了他们充分表达的时间,给了他们允许插嘴的机会。课堂上,学生们的智慧令我由衷地赞叹!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妈妈动手术
- 五子棋大赛
- “盲人”赶“鸭子”
- 与外教零距离接触
- 我真的长大了
- 夏令营的告别会
- 滑冰小分队
- 第一次骑两轮车
- “报复”
- 初当消防员
- 海底城冒险记
- 第一次下厨房
- 我们的家园
- 电脑给我带来的快乐
- 小白猪搬家
- 浅谈我国民商检察监督立法的法典化(1)论文
- 电力电容器的介质
- 浅论商业贿赂和政府治理(1)论文
- 高压并联电力电容器所用主要原材料简介
- 提高信息资源利用率的有效途径
- 闪光焊机交流调压系统设计的总体方案
- 无损检测技术论文
- 谈建立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的几点法律思考(1)论文
- 教育数字视频的应用现状及制作原则
- 论劳动法律关系的客体(1)论文
- 冷轧SISO板厚控制过程中轧辊偏心的重复控制
- 论驰名商标法律保护机制的完善(1)论文
- 谈商业代理行为之表见代理(1)论文
- 基于RSS的信息服务系统设计和研究
- 基于ARM芯片的网络化电能表设计
- 《老人与海鸥》教学案例
- 《老人与海鸥》读后感
- 《老人与海鸥》教学展示 参考图片
- “海鸥老人”塑像铭刻人鸥深情
- 海鸥是人类的朋友
- 海港清洁工──海鸥
- 《老人与海鸥》教学反思
- 《老人与海鸥》教学点滴
- 《老人与海鸥》相关链接
- 读《老人与海鸥》有感
- 爱之桥──读《老人与海鸥》有感
- 读《老人与海鸥》有感
- 《老人与海鸥》教学反思
- 《老人与海鸥》教学杂谈
- 《老人与海鸥》近义词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