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5
《梅花魂》重点段的教学
《梅花魂》重点段的教学 福建省南安市梅山镇璞山小学 黄秀丽 《梅花魂》是归国华侨陈慧英所作,作者通过回忆自己和外祖父在国外一起生活直至分手的一段经历,表达了对已故外祖父的深切怀念,热情歌颂了老一代华侨眷念祖国、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
全文的重点在第12、13自然段,即作者回忆离别前一天,外祖父送“我”墨梅图的事。这是课文的重点,也是全文的难点,课题是《梅花魂》,全文多次提到梅花,而在这里树梅花的精神,梅花的秉性、品格作了明示。怎样突破这个难点?我采用以下三方面进行教学:
一、瞻前顾后,突出重点
课文的重点在全文中虽然占有重要地位,但毕竟是全文的一部分,它与前后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教学中只有瞻前顾后,才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1、抓住“外公,这不是你最宝贵的画吗?”一句返顾前文:
提问: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外公把这幅墨梅图当作宝贝的?引导学习“我”弄脏那幅墨梅图使外祖父大发脾气这件事。从“唯独”、“分外”、“碰也碰不得”这些词体会外祖父对这幅墨梅图的珍爱,再从外祖父“顿时拉下脸来”这一神态,“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这一语言以及“轻轻刮去”、“慢慢抹净”等动作中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到外祖父对这幅图的珍爱。
2、抓住“是啊,莺儿,你要好好保存”这一句展示后文:
提问:这样珍贵的一幅图,外祖父一直悉心保存着,今天为什么让作者带回国呢?而且要“好好保存”除此而外,还可以从哪件事说明外祖父对梅花具有特殊感情呢?这又说明了什么?同时启发学生想象:作者对这幅墨梅图今后会怎样保存着。
二、紧扣“最”字,理解重点
1、外祖父说:“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提问:梅花为什么是中国最有名的花?启发学生从外祖父将梅花与其它花作比较中领会梅花凌寒怒放、气压群芳的气派。“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这就是梅花高贵的品质和顽强的生命力。
2、外祖父又说:“她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呢?”这又是一个“最”:
提问:为什么梅花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花?启发学生领会外祖父运用拟人的手法,竭力赞美梅花精神的用意。外祖父仅仅是在赞美梅花吗?哪些句子说明外祖父是借花喻人的?引导学生认真阅读“几千年……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这段话。体会“气节”、“磨难”、“欺凌”、“顶天立地”、“低头折节”、“秉性”等词语的意思。
三、照应课题,深化重点
提问:
1、课文题目是《梅花魂》,梅花象征着什么?究竟是什么的魂?从课文中的哪些语句中体会出来?
2、“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请你举出一些例子来说明,他们的“有气节”具体表现在哪里?
3、为什么说“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他们与梅花之间是由什么联系起来的?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想对妈妈说
- 特别的爱
- 女儿的病,妈妈的心
- 我的妈妈
- 我和小狗
- 母亲
- 我的妈妈
- 妈妈,我想对您说
- 送给妈妈的节日礼物
- 我的姓名
- 我的家庭小乐园
- 记我童年生活中的一个人
- 我快乐我成长
- 朋友
- 我的奶奶
- 新时期文学的粮食情结
- 浅论在探究中学习理论
- 试论古代文论的现代性转换
- 试析高职院校以“文”化人的实践与探索
- 试析课题的中小学教学研究联盟建设策略
- 试析《雨王汉德森》与贝娄的犹太文化意识
- 米兰·昆德拉小说与“新写实"小说叙事姿态的比较研究
- 简论英美教师在职培训模式及其对我国教师培训的启示
- 试析对法学专业综合性模拟实训的几点思考
- 重读萧红:论漂泊者的生命体验与慷慨悲歌
- 生态批评:文学现代性的深入
- 浅谈余光中诗歌的乡土意识
- 浅析德国职业教育与后现代教育观
- 浅析自组织理论视角下的课堂教学改革
- 浅谈理性的史诗——黑格尔与美国现代文学
- 《凡卡》写法提示
- 《凡卡》写作特点
- 《凡卡》句式变化
- 《凡卡》中的细节
- 《凡卡》课文导学
- 《凡卡》例题解析
- 《凡卡》课文题解
- 《凡卡》分段段意
- 《凡卡》课文内容分析
- 《凡卡》词语解释
- 《凡卡》词语造句
- 《凡卡》重点问题解析
- 《凡卡》重难点精析
- 《凡卡》佳句赏析
- 《凡卡》教材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