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6-23
把握课堂是关键──关于执教《桂花雨》的反思
很荣幸在学校和教研组的关注下,十二月初我参加了三校联谊研讨课的执教。虽然课文上完了,但留给我的却不仅仅只是一堂课后的感觉。这段时间我一直在想,为什么这课与预设的会出入那么大?我的问题到底出在哪?为什么我会接受不了这样的教学?难道真的是我的教学理念不对吗?等等疑问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中,直到最近才觉得有了些许明朗。
一、学生永远是主角
首先我想我的课与预设的出入这么大关键就是我没有备好学生的课。虽然试教时分别上了四年级与五年级,感觉也不错,但我没估计到正式上课时学生的状态是不一样的。他们很紧张,而我恰恰没有很好地舒缓他们这种情绪。在课始的闲聊中,学生谈家乡给他们留下的记忆时我就没有很好地引导他们说具体说生动而是匆匆走了一个过场,以至于自己就开始对整堂课没有底了。如果那时我能放松地引导学生好好聊聊,轻松聊聊,相信学生不但会彻底放松还会更容易进入整堂课的情景中。就如王红校长点评时所说的“学生是活的,不可能与你预的那样一成不变的。”是的,学生是鲜活的,怎么可以用我试教时得来的经验套呢?我真的忽略了这堂课的主角了,所以把学生永远把在第一位,让你的学生永远是主角这对于上好一堂课至关重要。
二、散文的形散教学
其次《桂花雨》是一篇散文,从没尝试过散文教学的我现在想来那堂课其实可以用更开放的形式教学的。不管课前怎么备课其实上的时候完全可以放开上,特别是本课,既然是散文,何不学学散文的特点“形散而神不散”呢?让学生质疑,在解惑的时候抓住干线──桂花雨为什么能牵动我和母亲的情思,这到底是是什么?或许学生在质疑解惑的过程中自然就会理出那条线──我的摇花乐和母亲的思乡情。但很遗憾我只是在开头让学生质疑,然后又是走过场一样赶紧引到我预设的步骤中来,我怕学生的开放会漫无边际,会让我点不了题结不了尾。说白了我不敢放手教学,依然是循规蹈矩地按教学设计上,所以才会上得连自己都感觉很生硬很牵强,感觉我在拉着学生走完整堂课。现在想来真的是惭愧啊!其实无论学生怎么理解我只要抓住主线不就是让自己的课也与文本结合起来了吗?那才是真正的散文教学啊!
遗憾也是一种收获,虽然这种收获有些苦涩,但这样的收获会更长久,一堂研讨课让我看到了自己关于语文教学的薄弱点,也让我明白了我的语文教学发展的前进方向,相信不断的反思不断的研究会让我在语文这条道路上成长得更快!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第一次爱音乐
- 伴着音乐一起飞翔
- 我喜欢音乐
- 暗香
- 音乐的魅力
- 咱说小康
- 音乐的魅力
- 欲速则不达
- 歌中情
- 乘着音乐的翅膀
- 流行音乐之我见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 我和音乐
- 爱上莫文蔚
- 文化视觉下的党员思想建设
- 试论鲁迅作品中的妇女形象
- 论我国民事诉讼快速审判程序的建构(1)论文
- 《香石诗话》刍评
- 英文广告翻译中的语用失误研究(1)
- 论苏拭的现实主义词风
- 地方文化中的萨满教因素综述
- 对艺术品网络营销的思考(1)
- 中国古典小说戏曲中怀庆方言词汇研究
- 谈校园艺术设计教学创新
- 改革:健全社会的机制(下)
- 我国中小企业网络营销现状及应用策略(1)
- 析室内设计的功能与艺术美
- 毛泽东的“两化”贡献
- 试论叶卡特琳娜二世的人才策略
- 《自然之道》考点练兵 阅读篇
- 《将心比心》重点字词梳理
- 《自然之道》重点问题探究
- 《自然之道》考点练兵 积累篇
- 《自然之道》重难点分析
- 《自然之道》老师语录
- 《将心比心》考点练兵 阅读篇
- 《将心比心》趣闻趣事
- 《自然之道》相关资料
- 《将心比心》随堂练习 基础篇
- 《将心比心》整体阅读感知
- 《将心比心》考点练兵 积累篇
- 《自然之道》整体阅读感知
- 《将心比心》重点问题探究
- 《将心比心》重点字词意思